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两春夹一冬 春来雨水丰 |
发布时间:2013-02-20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正当一年之始。在每年2月4日某 时(沈加年在当天7时27分)太阳(实际上是地轴偏转,我们身 在地球上,所以看起来是太阳在运动)移至黄经315。时称之。这种 节气与太阳视位置的配合,始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钦订的“太初历”,先贤智慧之高可见一斑。以农历算,癸酉年的 立春在正用十三〈1993年2月4日〉,而另一次立春则发生在癸酉年 腊月二十四0994年2月4日〕,于是同一癸酉年中有“两(立)春与一 (立)冬”,此乃当年阴历闰三月的结果,之所以要置闰则是为了调整 时序累积之误差,以免在气候上会有不很协调的感觉(阳历也置 闰,但只在2月加一天,而无增月〕。气候的天文因素指的就是这种 天体运行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常以纬度(相当于太阳辐射可到达当 地地表的多少〉为决定气候的第一要素,其依据也在此。 不过,纬度只是决定气候的条件之一,其他条件尚包括:一、 海陆分布;二、地形高低;三、洋流;四、天气系统。它们都是气 候的控制因素(吐013^^01^0150。像沙漠地区,就形成在副热带高 压(天气系统之一)控制下的内陆,西藏髙原上的气候与同纬度平 地的就是不同,而冰岛东西两岸的气候则因受到冷暧洋流影响而差 异很大。凡此均非纬度一个条件能决定的,亦即一地之气候除纬度 外,尚需配合上述四项控制因素的贡献才能说得清楚。 长期以来各地区居民的祖先们,累积亲身经验而得知一些天气 变化的惯例,先以口语相传,进而以文字表述者就形成了种类繁多 的“气象谚语”。有关立春的谚语很多(根据熊第恕编,中国气象 出版社出版之《中国气象谚语》知,立春之谚语近300条〉,如“立 春一时晴,正月好风景广“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立春风大春风大,立春下 雨春雨多。”等都朗朗上口。看起来立春那一天的晴与雨影响春季 天气颇大,但别忘了,天气虽有其周期性,也有前后的关联(称 “自相关”性〕,但那都只是天气的固定成分。由于天气源自大气的 流动,而大气的流动类似海洋,有波有浪,且波长与振幅均不相 同,生命周期亦各异,致彼此关系复杂(是为天气的“混沌”现 象、并非一成不变,因而前后有些出入是可能的。不过农诸“两 春夹一冬,春来雨水丰。”不但与1995年春雨较多相符,亦与现今 “圣婴年后春雨多”的说法一致,也就是说,此谚语有其统计上的 代表性。当然了,有道是“春雨贵如油”,真希望我们真的年年都 能春雨绵绵,以能维持个水资源的收支平衡!这种期盼在看到2006 年一开春就限水、休耕的消息,就更殷切了。 后记:2006年春雨虽少,但梅雨丰沛;当时,台湾气象部门自 5月下旬至6月12日,连续发布大到暴雨警拫达18天之多。6月9 日的“六九水灾”仅农损一项就有10亿台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