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 |
发布时间:2014-04-04 |
我国地域辽阔,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腹地,东南瀕临世界上最大的水面--太平洋,西南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样极其复杂的地理条件,使我国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季风 性、大陆性和类塑多样性的特征。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气候的这种特征是很独特的。 显著的季风特色:我同绝大多数地区一年中风向发生着规律性的季节更替,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可见,我国的季 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从而形成了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由此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繁荣和发达与季风给这里带来的优越性不无关系。 明显的大陆性气候:我国大陆性气候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 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悬殊;夏季炎热,全国气温普遍较髙,最冷月多出现在1月份,年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在我国最北部低于-45℃,而在海南岛则达11℃,相差50℃以上。最热月几乎都出现有 7月,我国东部淮河以南月平均气温基本上都在28〜30℃之间。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1月平均气温东北地区比同纬度平均要偏低15〜20℃,黄淮流域偏低10〜15℃, 长江以南偏低6〜10℃,华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则是世界上同纬度平均最暖的国家(沙漠除外)。7月平均气温东北比同纬度偏髙4℃,华北偏高2.5℃,长江中下游偏高1. 5〜2℃。 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幅员辽阔,最北的漠河位于53°N以北,属寒温带,最南的南沙群岛位于3°N,属赤道气候,而且髙山深谷,丘陵盆地众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绝大部分四季分明。从热量上看,我国自南向北,跨越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寒温带。全国的囯土面积为温带、副热带和热带。 (1)赤道季风气候。位于10°N以南的南海岛屿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6℃以上,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达9000℃.天,气温变化很小,四季雨量分配较均匀。 (2)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大于等于8000℃.天,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3)副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在4500〜8000℃.天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候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5℃至少有6个候,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4)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在1600〜3400℃.天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候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 (5)寒温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低于1600.天,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28℃,冬季严寒程度比温带更甚,寒冷期比温带更长。 从水分条件看,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地区,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古全国面积的一半。大体上全国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大区。 东北地区主要为湿润、半湿润温带气候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较短。低温冷害和干旱是该区农业生产的最大不利因素。 华北大部分地区为半湿润暧温带气候区,部分为半干旱暖温带气候区。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且暴雨较多,春旱严重。春旱和夏季降水不稳定是该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为湿润副热带气候区。冬季湿冷,春雨较多, 初夏多雨,盛夏高温伏旱,沿海夏秋有热带气旋侵袭,是该区主要气候特征。 华南大部和丙南部分地区也属湿润副热带气候。冬季温和,春末至夏季多幽。佴冬春时少雨干旱,影响热量的利用;暴雨洪涝及热带气旋的影响也不问程度地制约本区经济的发展。 热带湿润气候区域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海诸岛、台湾南部和云南南部,全年暖热,降水量多,干湿分明,冬春少雨,夏季暴雨和热带气旋活动比较频繁。 内蒙古东部属于半干旱气候区,西部属于干旱区。 西北地区主要是干旱气候区,种植业仅限于绿洲和山麓地带,水资 源短缺是制约本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但该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 青藏髙原,大部分地区寒冷少雨。气候地区差异很大,具有从寒带到热带的各类气候。 以上只是几个大的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至于山区气候,其类型就更加复杂多样即使一个山区,也具有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立体气候特征,这为山区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