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常见气象灾害种类:强对流天气 |
发布时间:2014-04-15 |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的部短时强降雨和飑线等。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问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有十几千米至二三百千米,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千米,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飑线:气象上所谓飑,是指突然发少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强风现象.而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沿着飑线可出现雷暴、暴雨、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剧烈的天气现象。它常出现在雷雨云到来之前或冷锋之前,春、夏季节的积雨云里最易发生。飑线多发生在傍晚至夜间。 龙卷风:它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由雷暴云底伸展到地面的漏斗状云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秒以上,一般伴有暴雨,优势还伴有冰雹。其形成和发展同飑线系统等没有本质上的差別,只是龙卷风更严重一些。 冰雹:它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维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常见的冰雹大小如豆粒,直径2厘米左右的有像鸡蛋那么大(直径约1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多厘米以上。通常产生在系统性的锋面活动或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过程中,但也有局部性的。 一 般多出现在春夏之交。 雷暴大风:指在出现雷暴天气现象时,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17.2米/秒)的天气现象。有时也将雷暴大风称作飑。当雷暴大风发生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夹伴强降水.有时伴有冰雹,风速极大, 它涉及的范围一般只有几千米至几十千米。雷暴大风常出现在强烈冷锋前面的雷暴高压中。 短时强降水:它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这一量情的规定,各地气象台站不尽相同。 强对流大气灾害是因发生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大体上可将其归纳为风害、涝害、雹害。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往往几种灾害同吋出现.对国计民生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因为这种天气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若以风速估计该类天气的能量,则一个强对流风暴的平均能量可达108千瓦.时,大约相当于10多个原子弹爆炸时具有的能量。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飞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 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由于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成灾种类多,破坏力大,常造成严重灾害,目前尚无有效办法人为削弱及防治,因此,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策略。 (1)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和措施 ①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在多强对流大气灾害发生的地方,特別是山区需大力种草种树,封山育林,绿化荒山,增加森林覆盖率.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有可能减少空气的对流作用,以减轻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发生,农区增加林牧业比重,并增加种植抗强对流天气灾害和复生力强的作物比例;在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区,多种根茎类作物。在关键生育期错开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时段。成熟作物要及时抢收。 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巩固建筑物,以防雷则大风、龙卷风等风害,改变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沙漠化,保护水源,疏导沼泽。 ③作物受灾后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后,作物除遭受机械损伤外,还有许多间接危害,因此,应根据不同灾情,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抗灾能力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④培育优良的抗强对流天气灾害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抗灾能力。 (2)建立、健全防灾系统 ①当发现强对流天气将发生吋及吋发出警报。迅速将强对流天气可能出现的预报传达至各有关地区、有关单位;通过广播、电视、高频电话等及时传递。 ②兴修水利、清理沟渠、疏通水道、整治脏、乱、差,以防强降水造成 内涝积水。 ③人工消雹。方法有一种:一是将碘化银或碘化铅等催化剂通过地面燃烧或么机播撒方式投入到成雹的积雨云,增加积雨云中的雹胚,使其形成小雹,不易长成大雹。二是爆炸,采用高射炮、火箭、炸药包等向成雹的积雨云轰击,引起空气的强烈振动.使上升气流受到干扰,从而抑制雹云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云中云滴间碰并的机会.使一些云滴迅速长成雨滴降落。 (2)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顸报水平和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理论 ①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 首先要对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和移动作好预测预报,可利用气象雷达监测,加强气象台、站联防来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监视它的活动, 还可利用气象卫星连续拍摄的云图照片,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进行探索、追踪,配合天气形势图分析,有助于判断强对流天气出现地区的预测预报,从而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信息,以便在强对流天气出现以前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②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 如,加强对强对流天气成因的机理研究.加密监测强对流天气网点.更新监测手段;建立防灾减灾计算机指挥系统,尽快应用于抗灾救灾工作,提高应变能力,对强对流天气灾害进行系统整理,并建立强对流天气数据库和灾情库,及时为领导决策和采取措施提供准确的灾情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