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泥石流的定义

发布时间:2014-05-19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融雪)而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固液两相流体,呈黏性层流或稀性紊流等运动状态,是髙浓度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黏土的黏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它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其有极强的破坏力,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对于泥石流的科学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前苏联的弗莱施曼认力泥石流是指固体物质含量高、泥位剧增的暂时性山地河床洪流,并将泥石流现象分为三个阶段:酝酿阶段、运动阶段和堆积阶段。日本砂防学会定义为:泥石流并非水搬运泥沙物质,而是含水的粥状泥沙在其重力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现象。高桥堡又补充认为,泥石流是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而发生运动的连续体,在其运动中,内部一面产生连续变形,一面又以相当的速度移动,水在泥石流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向朝,郝勇1986)。英国地质学会工程组认为,泥石流是介于水流和滑坡之间的一系列过程,因而包括重力作用下的松散物质、水体和空气构成的块体运动(康志成等,2004)。美国学者认为泥石流是一种混有少量水和空气的粒状同体在缓坡上迅速流动的过程(李德基1997)。国内,唐邦兴等认为泥石流是产生在沟谷中或坡地上的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 的固液两相流体,它介于块体运动和水力运动之间,呈稀性紊流、黏性层流或塑性蠕流等状态运动,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陈光曦等(1983)认为泥石流是含有大量固体物质(泥、砂、石)的山洪。关君蔚、王礼先等(1984)认为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发生、固体径流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的急流。钱宁、王兆印(1984)则定义泥石流为发生在沟稃和坡地上的饱含小至黏土、大至巨砾的固液两相流,液相是水和细颗粒泥沙掺混而成的匀质浆液,固相是较粗的颗粒。康志成等认为泥石流楚一种介于滑坡和水流之间的含泥、沙和石块的固液两相流体,具有暴发突然、运动快 速、历时短暂等活动特点,呈紊流或层流等运动状态。

  普通民众由于对泥石流缺乏科学的认识,面对凶猛的泥石流现象惊恐万 分,把泥石流暴发称为“走蛟”、“出龙”,在四川时部山区称之为“母猪龙”, 云南称为“蛟龙”,并建庙宇或立碑祭祈,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实际上,泥石流的发生受多种自然因素的控制,如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覆盖等,同时人为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泥石流的发生。 在地形有利、固体松散物质来源丰富的前提下,暴雨、冰雪融化、冰川、水体溃决等均可激发泥石流。暴发吋,混浊的泥石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有如雷鸣;冲出山口之后,在宽 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遍地。由于泥石流暴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 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常给山区城镇、乡村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基础建设等造成极大危害。来源于:《地质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