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山体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和诱发因子:自然因素 |
发布时间:2014-05-27 |
昼夜的温差,季节的温度变化,促使岩石风化,降低其抗剪强度;夏季炎热干燥,使黏土层龟裂,遇暴雨水沿裂缝渗入,斜坡土体湿化,重量增大, 黏聚力低,均能导致滑坡的产生。 降雨、融雪和地下水位:降雨和融雪的渗透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外因。据统计,重庆90%以上的山体滑坡都是由较强降水诱发的。降水的作用一是渗透水进人土体孔隙或岩石裂缝,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二是渗透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上体产生浮托作用,土体软化、饱和,结果也造成抗剪强度的降低。所以,降雨和融雪一般对滑坡可起到诱发或促进作用。 地表水的冲刷、淘蚀、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地表水下渗,使土体达 塑性;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接触面润湿,减少摩擦力和黏聚力,促使滑坡产生。 地下水的动水压力、静水压力是崩塌、滑坡的动力破坏因素。地下水量的增加使岩土体含水暈增大,地下水位的增高使岩上重量增大,浸湿范围扩大,地下水流速的加大促使土体潜蚀作用,均促使滑坡产生。 水库、河道水流冲刷、潜蚀、淘蚀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河水涨落引起地下水位的升降,均能引起滑坡的失稳破坏。 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震诱发滑坡,首先是使斜坡土石结构破坏,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之下,沿原有软弱面或新产生的软弱面产生滑动。由于地震产生裂缝和断崖,助长了以后降雨和融雪的渗透,因此地震以后常因降雨、融雪而发生滑坡或山崩,这种情况比地震发生时所触发的滑坡或山崩还要多。一般说来.在雨季或暴雨、融雪时发生的地震,同发型 (与地震同时发生)滑坡较多;旱季斜坡干燥,稳定性较高,同发型滑坡较少,后发型(在地震以后很长时间欢发生)滑坡较多。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地震时同发型滑坡很少,震后雨季时发生的后发型滑坡片与地震有关的 滑坡总数的95%以上。在诱发山体滑坡的多种因素中,降雨诱发在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大。来源:《地质气象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