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地质气象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
发布时间:2014-06-03 |
易损性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受灾体,其目的是分析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社会对地质气象灾害的抗御能力,确定不同社会经济要素的易损性参数, 为地质气象灾害破坏损失评价提供基础。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划分受灾体类型,调査统计各类受灾体数量及其分布情况,核算受灾体价值,分析各种受灾体遭受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地质气象灾害危害时的破坏程度及其价值损失率。 1、受灾体价值损失率 受灾体价值损失率是指受灾体遭受破坏损失的价值与受灾前受灾体价值的比率,它是易损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灾后评估中,可通过对受灾体的调查,根据其实际损毁程度评估核算受灾体的价位损火率。但在以期望损失为目标的灾情评估中,只能根据受灾体遭受某种强度的地质气象灾害时可能发生的破坏程度分析预测受灾体的价值损失额和价值损失率。 2、灾害敏感度分析和承灾能力分析 不同受灾体对不同类型和活动强度的地质气象灾害的承受能力不一样, 可能的损毁程度及灾后的可恢复性也存在着差异。地质气象灾害易损性评价包括灾害敏感度分析和承灾能力分析两个力面,它反映了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然环境组成要素之间的适宜程度。 灾害敏感度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评价区内人类及其财产和所处的环境对地质气象灾害的敏感水平和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通常情况下,人口和财产密度越髙,对灾害的反应越灵敏,受灾害危害的程度越高。灾害敏感度分析的基本要索包括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和价值、工程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产值密度等。分析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等。 承灾能力是指人类社会对地质气象灾害的预防、治理程度及灾后的恢复能力。若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能力强,则其承灾能力强。承灾能力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受灾体抗御地质气象灾害的能力、减灾工程的密度及其防治效益。来源:《地质气象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