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群测群防:体系的基本构成 |
发布时间:2014-06-06 |
群测群防体系由技术支撑、组织体系、运行实施等基本要件构成(刘传正等2006年)。 1、技术支撑。包括地质调査、地质气象灾害气象预报、培训指导。地质调查是开展地质气象灾害群测群防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查明各地质气象灾害隐患点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居民、设施的潜在威胁和空间位置关系。地质气象灾害气象预报是一种针对地质气象灾害的宏观预报,它根据不同的降水盘值和强度造成各区域发牛地质气象灾害可能性的大小来作出地质气象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分为五级:一级为气象原因造成的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很小,概率区间为(0,10%),二级为气象原因造成的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较小,概率区间为(10%,25%),三级为气象原因造成的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概率区间为(25%,50%),四级为气象原因造成的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大,概率区间为(50%,75%),五级为气象原因造成的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很大,概率区间为(75%,95%)。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从 2003年起联合开展了 “全国地质气象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从而提高了地质气象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培训指导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定期对群测群防工作人员进行地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其培训内容有:灾害识别、监测方法、预案编制和应急处置,使受训人员有能力对受地质气象灾害威胁的群众进行地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填写防灾减灾“明白卡”,设立防灾减灾“警示牌”,组织实地防灾避难路线演习,强化防灾应变意识,快速选择最有效的避灾方法等。 2、组织体系。由县(区)、乡(镇)、村(组)三级组织构成。县(区) 级负责该县(区)境内的重大地质气象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负责本县群测群防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是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研究的联络部;乡(镇) 级监测负责该乡(镇)地域内较大的地质气象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村 (组)级监测负责该村(组)地域内地质气象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各级监测站、点均由分管该工作的主管领导(县长、乡长、村长)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地质气象灾害监测区域或隐患点一般按危害程度划分为若干等级,分级实行重点防范。如威胁人口大于100人、潜在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的地点应由县级监测机构直接管理,定期巡查,乡村机构具体实施。 在地质气象灾害相对平静期(一般为非汛期),要进行技术培训,组织防灾演习,强化防灾意识,提升减灾能力,迸行工作总结,奖励在防灾减灾工 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3、运行实施。原则是“政府负责,分级管理,自觉监测,协同防御”。 其运行过程由六个“自我”构成,即自我识别、白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自我救治。自我识别是群众利用科普宣传教育获得的知识来识别地质气象灾害隐患,及时发现和判断出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自我监测是落实县、乡、村基层群众组织的防灾责任人,确定监测方法和要求(如 地裂、墙裂的测量,地貌和地表植物的细微变化等),进行定期巡查测量或讯期强化监测、必要时逐级上报。自我预报是防灾责任人报据所监测到地质气象灾害隐患点所发生的变化和一些表现,经过判断后发出预警,并采用多种手段(除采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外,还可以采用敲锣、鸣号、高音喇叭、树旗子等简单秘行的办法)通知受威胁的群众快速撤离和逃生。自我防范首要是训练群众防灾的警觉性、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其二是要求受地质气象灾害威胁的群众学会认知即将发生地质气象灾害的迹象和特征,其二是要求受地质气象灾害威胁的群众清楚一旦发生地质气象灾害的逃生路线和处置办法。自我应急是当责任人发现地质气象灾害重大险情时,立即上报, 并由一级组织(县、乡、村)指押群众有序疏散,安排群众撤离后的食宿、 医疗卫生、治安等各项工作。自我救治是地质气象灾害发生后,由一级组织 (县、乡、村)幵展抢险救灾工作:一是向上级申请救灾援助;二是组织对失踪人员的搜救,妥善安置遇难人员并安抚亲属;三是对受伤人员组织救治;四是强监测预警,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五是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制订方案.积极筹划家园正建工作,确保社会稳定。来源:《地质气象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