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气象:识灾害 防风险 懂应对

气象:识灾害 防风险 懂应对

发布时间:2014-06-24

说到防灾减灾,首先跟大家谈谈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因为气象因素造成人员死亡、财产损失,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公众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气象灾害的影响领域非常广,以暴雨为例,通过淹没、冲毁等方式可能造成的灾害影响包括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公路中断、铁路中断、航班延误、市内交通阻断、输电线路中断、通信线路中断、水利设施损失、农作物损失、牲畜损失、厂矿停产、学校停课、文体活动取消等。

  气象灾害“面目”不一,类型不同,通过总结,我梳理出了四种特点。一种是日积月累——干旱、高温等长效型,由于不利气象因素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不断累积而造成,灾害程度重。比如2011年夏天,重庆大部地区35℃以上高温日数有35天至50天,导致多起森林火灾发生,主城区部分地区市政供水紧张,全市上万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两度推迟开学时间。而2009年6月3日,河南省受强对流天气袭击,19个市、县出现17米/秒以上短时大风,最大阵风风力达11级,共造成5100间房屋倒塌、24人死亡。这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第二种气象灾害的特点:猝不及防——风雹、雷击等突发型,它是由于不利气象因素短时间内突然剧烈发生造成的,局地灾情较重。

  另外两种是什么?齐头并进——台风、寒潮等组合型,由多种不利气象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影响范围广。比如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北上影响东北地区,受暴雨和大风共同作用,辽宁、吉林、黑龙江出现大面积农作物倒伏、农田积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还有祸不单行——山洪、滑坡等连锁型,它是由于气象因素诱发其他类型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往往通过连锁反应形成灾害链。2010年8月7日夜间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发局地暴雨,形成山洪、泥石流,冲进县城,把由北向南5km长、500m宽的区域夷为平地,居民住房大量损毁;泥石流进一步截断白龙江河道形成堰塞湖,致使县城大片区域长时间被水淹没。此次灾害还造成1500多人遇难。

  知“气象灾害”只是其一,知“气象灾害风险”也同样有必要。气象灾害风险指遭受气象灾害损失的可能性。由于风险的本质具有不确定性,气象灾害风险并不是必然存在的状态,防灾减灾措施的得当采取往往可以降低或消除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台风容易导致渔船倾覆,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很大,但近年来沿海地区基于气象预警提前采取渔船回港、渔民上岸等措施,确保了渔民的生命安全。

  积微方成著——气象因子是风险源,是主因,即致灾因子,可以通过其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来判断危险性,只有当气象因子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可能致灾。以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为例,降雨本身可以净化空气、降低暑热、增加水资源,是有利的;只有当降雨强度超过城市排涝能力后才可能致灾。

  绳在细处断——生命、财产是风险承担者,是受灾对象,即承载体,可以通过其数量或价值、承灾能力判断其易损性。城市由于人口、财产密集,经济社会活动频繁,同样强度的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远远大于农村,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以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例,虽然广州受雨雪冰冻天气直接影响不大,但当时正值春运期间,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的一度中断,白云机场多个航班的延误或取消,导致大量旅客滞留在广州,其中,广州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地区滞留旅客最多时达40多万人,引发严重的社会公共安全危机。

  水往低处流——地形、地貌等是灾害发生地环境,即孕灾环境,应针对不同灾害具体判断其脆弱性。同样是50毫米的暴雨,在华南地区基本无影响,而在西北地区却可能造成重大灾害,就是由于两地地质构造、植被等环境的巨大差别造成的。若孕灾环境相对固定,也可能会因为地震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例如芦山大地震便使附近山体受到破坏,地质灾害隐患点明显增加。

  若懂一些“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则能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具体说来,可采取风险降低、避让、转移等措施。比如,农村学校选址时避开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雷击频发区域,就是在“降低”风险;而2012年国土、气象等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成功预报并避让3532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39964人,避免经济财产损失8.1亿元,便是“避让”风险;台风来临时,浙江等地针对农村住房、种植业、捕捞业开展的政策性保险,则是“转移”风险的体现。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