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

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14-07-13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年份在6月中旬中期入梅,7月上旬末出梅。梅雨结束时,大气环流有一次大的调整,冷空气势力范围进一步北撤,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逐渐西伸北抬,副高脊线北移到25°〜30°N,588线控制江南大片区域。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少云,地面增温迅速,出现持续髙温天气,往往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甚至可达 到38〜40℃因此,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开花灌浆的中、早稻常常会受到高温危害,但由于每年副高的进退与强弱不同,高温影响的区域与范围有所差异。

  江汉平原是水稻花期髙温危害的重灾区,该地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容易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加上该地区的粮食主产区多为平原地区,其特有的盆地环境常会使持续高温加重,而此时正处于中稻孕穗和抽穗开花的敏感时期。研究表明江汉平原7 —8月(中稻花期)一般高温危害天气的发生频次明显大于严重高温危害天气,20世纪60年代初的个别年份发生频次较髙,一般高温危害天气高达9次,严重高温危害天气也高达4〜5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平均气温≥30℃连续3天特别是连续5天的高温天气的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没有发生高温危害的年份极少,仅1999年:日最高气温≥35℃连续3天的高温天气的出现频次也明显增加,出现了3次以上的就有4年;导致江汉平原中稻花期灾害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

  江淮地区也会发生水稻高温热害,据郑建初等研究,每隔1〜2 年就会出现持续5天以上日最髙气温髙于35℃的高温,表明这一地区7月旬至8月中旬出现高温危害水稻的几率较高。有研究表明,近50年江淮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极端最高气温以1966年为最高,其次为2003年,其他还有1959,1967和1994年等,但高温对水稻结实影响最大的为2003年。

  江南地区热害的发生频率较高,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浙江几乎每年都出现髙温逼熟,出现几率高于20世纪.其他年代.浙江省高温热害主要出现在浙江中西部。另据统计,江西高温逼熟出现的气候概率为55.6%,平均不到两年出现一次. 出现频次以及高温的累计日数,其中2003年高温持续时间最长。湖南高温热害主要发生在7—8月,全省平均发生概率约为66%,其中部分地区曾在1998年7月27 日--8月27日出现了连续32天的高温热害天气;大部分地区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和90年代前期水稻高温热害较轻,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和21世纪初水稻高温热害较重。

  四川盆地东部是水稻高温热害的多发区,主要发生时期为7月中旬至8 月上中旬,并且常常与伏旱同时出现,其发生频率达40%〜80%,高温与伏旱形成的复合灾害对水稻的危害较重,造成水稻产量的波动幅度最大可达20%以上。高湿伏旱对水稻生产的危害程度是由其发生时间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及范围的大小来左右的,在髙温和伏旱同时出现的年份,水稻产量均为平年或减产年。常年四川盆地东部伏旱期内≥35℃髙温天气一般为10〜 20天,伏旱较重的2001年大部地区高温持续日数为20〜35天;最为严重的高温伏旱年为2006年,≥35℃髙温日数为30〜55天,部分地区≥40℃的高温日数达5〜17天,局部地区突破44℃,导致水稻减产幅度达20%以上。

  历史上大范围典型的高温热害年是1971和2003年。1971年长江流域稻区整个夏季气温持续偏髙,早稻开花灌浆期遇到持续15天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的高温天气,导致旱稻产量明显降低。2003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和华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日最高气温≥35℃天气,历时40余天,其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强度之强,均为历史罕见。据南方13个省(区、市)的212个站资料统计,2003年夏季出现35℃以上高温大气的共有 143站,占统计站数的67%。高温范围大大超过常年,造成南方13个省(区、市)稻区受害,江淮地区2003年从7月23 日至8月7日连续16天日平均气温超过30℃,日最高气温超过35℃,其中7月23日至8月2日连续 11天日平均气温超过32℃,日最高气温为36〜39℃;气温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同期罕见。凡在这一阶段抽穗扬花的水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到30%~61%之间,受害严重的只有15%左右,有的的田块甚至绝收,对中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江汉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下旬 出现了自1907年以来所仅见的持续暴热天气,造成在这一时期抽穗扬花的中稻结实率明显下降。湖北全省有46.7万h㎡中稻结实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结实率在30%以下的有6.7万多h㎡,在50%左右的有20多万h㎡,因灾损失粮食5亿多kg。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地高温热害的出现时段略有差异,典型年不尽相同,造成的损失有所不同,迄今为止,范围最广、危害最重的热害年为2003年。

  商温与干旱形成复合灾害最严重的年份为2006年,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四川、重庆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达30℃以上,较大面积的稻田脱水时间多在30天以上。长时间间的高温干燥天气使处于孕穂期的水稻无法抽穗,已抽穗的也不能正常授粉,空秕率增大;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受失水和高温影响, 出现逼熟现象。据调查,四川盆地中部和东北部未完全脱水的稻田水稻空秕率在30%〜40%,脱水开裂的稻田空秕率在50%以上,盆地西南部稻区空秕 率也高达40%左右,均比正常年增加25%〜35%。旱区水稻普遍出现逼熟现 象,灌浆期缩短,成熟期比常年提前5〜10天,水稻千粒里比常年低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