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连阴雨的致灾指标 |
发布时间:2014-07-25 |
连阴雨过程与降水量、日照、低温相关,对农业危害主要是甶连阴雨造成的洪涝、日照过少和连续低温时产生的。连阴雨的危害程度因发生的季节、 持续的时间、气温高低、前期雨水的多少及农作物的种类、生育期等的不同而异。有时间阴雨天气时间长,累积雨量大而造成地面积水,耕作层长期水分过多,使农作物根系腐烂或招致病虫害的蔓延,形成渍害,严重的春涝影响农作物适时播种和夏收作物的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连阴雨,因光照不足,会发生三麦渍害和棉花烂种等现象。江南春季连阴雨对水稻育秧不利, 易发生烂秧;此外,对已播棉花、花生等喜温作物也常常造成烂种死苗;并影响油菜的开花受粉,及角果发育不正常,降低产量;有时影响小麦孕穗, 造成大面积不孕或子实质量低劣。在收获季节出现连阴雨,能造成汕菜、大小麦、水稻、花生等发芽霉烂,棉花烂铃僵瓣,红薯腐烂等。初夏、秋季连阴雨对复收、秋收不利,谷物不易晒干而易发芽霉烂。虽然连阴雨常常与其发生季节所相伴的温度条件和降水强度等组合产生不同的危害,但其显著的特征为阴雨寡照,因此,连阴雨的指标往往包含雨日和日照两个方面。一般按发生时间划分为季节连阴雨,其中3——5月为春季连阴雨,6—8月为夏季连阴雨,9——11月为秋季连阴雨。吴洪颜等将3月1 日——5月31日定 义为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的出现时间,采用连阴雨标准为:①连续7天以 上日降水量≥0.1mm的连续降水时段;②时段日降水量≥0.1mm的天数与总天数之比≥70%,无雨日的日照时数〈5小时,总降水量≥10 mm;③连续3天无雨作为连阴雨结束。满足其中①或②即为连阴雨。利用上述标准对 1961- - 1999年江苏省春季连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连阴雨累计日数、总降水量与夏粮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连阴雨累计日数≥30 天时,夏粮减产非常明显,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达59.1%。 由于气候与作物布局不同,各地根据当地的天气气候条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制定的连阴雨指钿略有差异。例如,黄上高原两部的甘床连阴雨指标为连续阴雨日数≥5天,过程降水量≥15mm(允许其中1天微量降水或无降水,但过程开始或结束日当日降水量必须≥0.1mm);日平均总云量≥8 成。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为次连阴雨大气过程。江淮地区的安徽将连续3 天或3天以上有降水(日降水量≥0.1mm,不包括雾、露、霜量)作为一个连阴雨(雪)过程;在大于3天的连阴雨(雪)过程中间,允许一天无降水, 但该日日照〈2小时;在连阴雨(雪)过程中间,允许有微量降水,但该日日照〈4小时。地处江南西部地区湖南连阴雨指标为3月1日——10月31 日期间,日降水量≥0.1mm连续7天或以上,且过程日平均日照时数≤1小时; 轻度连阴雨的连阴雨天数为7〜9天,中度连阴雨的连阴雨天数为10〜12天, 重度连阴雨的连阴雨天数为13天或其以上。重庆地区连阴雨指标为出现连续5天或其以上阴天,无日照,其中任意3天白天降水量≥0.1mm,则定为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全市有10站以上出现连阴雨即为一次区域性连阴雨,有20站以上出现连阴雨即为一次大范围连阴雨,有30站以上出现连阴雨即为一次全市性连阴雨。 针对不同农时和农事阶段,各地又对连阴雨有不同的定义,例如京津地区将小麦接近成熟及收获打场时期出现连续3天或其以上的降水天气,总降水量≥40mm,定为麦收连阴雨指标,又按其寡照日数分为轻、重二型。其中,重型:连阴雨过程期间连续3天或其以上日照时数小时≤6小时;轻型:过程期间连续1〜2天日照时数≤6小时。而安徽则定义发生时段为5月下旬——6月中旬的夏收“烂场雨”指标为:一次降雨过程连续雨口≥5天,且过程降水量在50mm以上;同时,雨日≤4天,但过程降水量较大(至少有一个暴雨日) 产生严重洪涝灾害使得小麦受到较大损失的,也列入“烂场雨”之内。在陕西秋季连阴雨被称力秋淋,规定8月下旬——10月中旬期间,日降水量≥0.1mm, 连续降雨日≥4天,总降水量≥20mm,为一次连阴雨过程。综合考虑秋季连阴雨持续时间、出现次数、降水量合计等因素,划分为弱秋淋、中秋淋和强秋淋,其中:秋季出现1〜2次短连阴雨过程,降水量合计≤40mm,弱秋淋;秋季有≤2次中等程度的连阴雨过程,40mm 〈降水量合计≤80mm,为中秋淋;秋季出现≥3次中等程度的连阴雨过程或≥1次长连阴雨过程,降水量>80 mm,则为强秋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