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病虫害气象预测概述

病虫害气象预测概述

发布时间:2014-08-09

气象条件不仅通过直接影响病也的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扩散等, 影响和制约着病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和为害程度;而且通过对寄主植物或其他生物(如天敌等)的影响,间接影响着病虫的发生与消长。因此,开展基于前期气象条件的病虫害发生流行预测,及时、准确地提供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不仅对实现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和持续控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病虫测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病虫害气象预测的历史悠久。元朝末年娄元礼编撰的《田家五行》已有病虫害预报的内容,如“谷雨日雨.则负生,必主雨多,二麦红烂,不可食用”。农谚“天早生蚜虫,潮湿生锈病”,“先涝后笮,蚂蚱成片”等都是 病虫害气象预报的内容。现代农作物病虫气象预报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报》1953年曾根据虫情调查和气象预报作出飞蝗发生趋势预报。50年代末.马世峻以降水最、温度、晴雨日数、湖水位及虫口基数为依据,提出了东亚飞蝗发生程度的预测。70年代以来,农作物病虫统汁预报,在许多省、 市、县的病虫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底, 建立了专业性测报站138个,群众性测报点1890个:1978年,原农林部成立了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总站,其后基本建成了闻家、省、地、县级的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休系;到2000年,全国共有专业性测报机构2 000 余个,从事测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8 300余人。1989 ——2002年.国家实施了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项目。1998 ——2002年,国家实施了植物保护工程,加强了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成了国家级农作物病虫区域性测报站500多个。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方案》,并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制订了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小麦条锈病、东业飞蝗、 黏也、棉花红铃虫和稻螟虫的测报办法。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开展了病虫指标预测法、数理统计预测法和综合分析预测法等方法的研究,并在病虫预报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多年测报工作的实践和总结,对全国农作物主要病虫的测报办法进行了补充和修汀,于1981年正式公布了《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进入世纪即年代,有关害虫生命表、产量损失、防治指标和预测模型的研究得到了加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数理统计模型比较多地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中;80年代末开始,先后对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稻飞虱、棉铃虫、黏虫、稻纵卷叶螟、麦蚜、草地螟、白粉病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流行规律或迁飞路线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病虫害的长期预测研究。90年代,随着棉铃虫的暴发成灾,重点加强了棉铃虫发生为害、迁飞规律等与气候条件关系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报模式,提高了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另外黏虫祥地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草地螟发生规律和预测 预报的研究,褐飞虱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棉花害虫测报标准、区划及应用, 小麦白粉病中期测报研究等都不同程度考虑了气候条件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向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90年代末以来,随着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领域的大量应用,大力推进了农作物病虫可视化预报的进步和发展,也给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