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发生的现状 |
发布时间:2014-08-20 |
该区地处我国两南,以贵州髙原为中心,包括广西和云南东部,总面积55.3万k㎡。区内山体陆峻,地形破碎,气候湿热多雨,降雨相对集中,落水洞、地下岩溶管道和洞穴非常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而地表水严重不足。 该区也是我国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4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2 183万人,占总人口的57%。区内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人均耕地不足1亩,“水在楼下,土在楼上”,不合理的水土配置,使有限的耕地资源生产力极低,群众生活贫困,全区贫困人口 800万人以上。 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4.3万k㎡,占土地总时积的26%。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8.81万k㎡。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是土层很薄,水土流失导致士地石漠化严重。除了洼地底部、谷地和平原区土层较厚外,山区土壤一般只有20〜30cm,且连续性极差,多为犬牙交错的石旮旯地。据调查,在全区现有石漠化面积中,滇东、广西、贵州分别占32%,37%和31%。 岩溶地区成土速度慢,每形成1cm厚的土壤一般需要数万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大约每3年就要流失掉1cm的土层。 随着土壤侵蚀程度加剧,石漠化面积逐年增加,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可利用土地减少,许多地方已无土可流,当地群众完全丧失了生存的驻本条件。贵州省每年有上万人因石漠化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离开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 总的看来,由于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水土流失面积遂年增加、石漠化范围逐年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与1987年相比, 1997年该区石漠化面积由6.59万k㎡增加到8.81万k㎡,十年净增2.22万k㎡从今后的形势看,本区人口密度大,在经济落后、坡耕地未得到有效综合整治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将难以得到有效遇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