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湿地的退化的现状与趋势 |
发布时间:2014-08-30 |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变异敏感性、系统脆弱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特点,易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耦合作用下发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的衰退。 根据驱动因素的不同,我国天然湿地存在着不同的退化类型。 ——湿地的缺水萎缩。湿地缺水除受气候趋干、降水量减小的影响外,最直接的原因是河流上游修建的蓄水、引水工程,以及沿河的堤防工程切断了河流与河漫滩沼泽的水力联系。在近几年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中,三江平原的洪河湿地、松嫩原的龙和向海湿地、呼伦贝尔高原的呼伦湖湿地、内蒙古的乌梁索海湿地、河北的白洋淀湿地等都出现过因水利工程的负时影响和降水连续偏少而导致湿地水位下降和萎缩。白洋淀是河北平原上最大的湿地,平水位湖区面积332.91k㎡, 其中水面面积74.91k㎡, 其余为以芦苇为主的草本沼泽。该湿地属大青河水系,其支流潴龙河、唐河、白沟河、府河等为湿地的补给水源。由于各河上游修建水库,加上连续几年的降水量由500多毫米降至二三百毫米,1988年以前出现了6年干淀。目前,虽通过安新县出资引水和补水,年最高水位的蓄水量仍由5亿〜7亿立方米减至0. 9亿〜2亿立方米,从而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和围湖造田的严重威胁。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其主要补给水源是乌裕尔河,上游修建水库、塘坝67座,使其进入扎龙湿地的水量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均4.92亿立方米,减小到70年代以后的平均2.02亿立方米,最少年仅0.4亿立方米,导致核心区水面缩小四分之一, 芦苇沼泽退化,年产芦苇由最髙30万t以上降到目前的3万t左右。由此, 2002和2003年只能通过引嫩工程为扎龙湿地补水5.8亿立方米。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地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类型,人们沿湿地而居住,近湿地两耕作,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但受人为干扰和气候趋干的影响,湿地缺水萎缩问题尤其严重。著名的罗布泊因1952年拉依河口筑坝,塔里木河改道南流注入台特乌湖,而使入湖水源锐减,面积急剧缩小,至1972年完全干涸,湖底形成10〜15cm 厚的盐壳。内蒙古的黄旗海,由于干旱和水源补给量减少,湖泊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万h㎡.缩减至2000年的0.8万h㎡甘肃河西走廊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河尚有大面积的终端湖,现今已全部消失,变成荒漠。 ——湿地的污染退化。湿地污染是我国湿地面临的最严童的威胁之一。 我国湿地水污染大致可分为二类:其一是以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为表征的有机污染;其二是以酚、氰化物、汞、镉 、铅、砷等为表征的有毒有害污染;其三是以透明度、总磷、总氮为表征的水体富营养化。目前,许多天然湿地实际上已成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承泄区。湿地的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运输和油气开发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及其引起的面源污染等。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而与洪灾、旱灾不同的是,受污染的水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其影响范围大.历时长,但表现却相对较缓,容易使人失去警觉性。湿地污染不 仅恶化了水质,使水体的使用功能降低或丧失,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破坏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使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威胁水产品安全。 我国湖泊湿地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均较严重。湖泊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一是入湖河道和直接入湖的工矿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二是湖区径流、湖面大气降水降坐、养殖投饵及湖中来往船只的排污等途径带入的污染物。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给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 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导致浮游藻类(或大型水生植物)暴发性增殖而造成多种用水障碍。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的土地面积和人口不足全国的0.4%和3%,却创造了13%左右的GDP和20%左右的财政收入,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核心区和城布密集区。自1990年出现大规模藻类水华并诱发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来,太湖富营养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措施,对遏制水环境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流域内河湖水质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大部分入湖河流水质仍为V类和劣V类,特别是总磷污染十分严重。 ―——泥沙淤积导致湿地水调节功能的削弱与丧失。长期以来,一些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被过度砍伐,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河床和湖泊泥沙淤积日益严重。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量达15亿t之多,长江因泥沙含量不断增多,已有“第二黄河”之称。海河也是多泥沙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 6亿t/a.洞庭湖每年洪水季节都有大量泥沙入湖淤积,平均每年淤积0.984亿立方米,泥沙淤积率高达74%左右,致使湖床平均每年淤高3.7cm。河湖洲滩以平均4 000 的速度扩大,西洞庭湖基本淤平。鄱阳湖在1956—1985年间,平均每年淤积泥沙约0.093亿立方米,泥沙淤积率为54%。显然,泥沙掀积日益严重是湿地萎缩和水调节功能衰减的重要原因。 一个健康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流域,取决于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即干流、 湖泊、沼泽、滩地及其水源涵养地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协调的关系,某一环节失调,即将导致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古时,长江中游地区人烟稀少,洪水有云梦大泽和洞庭湖的调蓄,史载“江患其少”,唐宋之后,漫长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加剧,云梦泽衰变和分离,但由于洞庭湖及江汉平原众多通江湖泊的调蓄,江湖关系仍较协调。19世纪中叶以来,长江水沙大量涌入和淤积, 诱发了大规模围垸恳殖活动,破坏了稳定的江湖关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剧增,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水争地愈演愈烈,围湖造田规模空前。 湖泊容积减小,进而导致其调蓄功能下降,洪水位抬升。1998年6—9月,长江8次洪峰最大洪峰量在宜昌站仅为6.35万立方米每秒,却造成洞庭湖出口城陵矶超警戒水位84天,超危险水位78天,最高洪水位达35.94m,超百年一遇的历史最高水位0.63m。 ——围垦与泥沙。淤积使湖泊的调蓄容积减小。洞庭湖在城陵矶水位33.00m的情况下,湖泊容积由1954年的352亿立方米下降到1998年的188. 88 亿立方米,两者对比减少了 163. 12亿立方米。 ——湿地排水疏干退化。天然湿地排水疏干引起的退化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最为突出。该区湿地不仅分布集中,类型独特,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也逛黄河上游重要的集水区之一。自1955年以来,该区开始对沼泽开沟排水,至今已累计疏干沼泽约20万h㎡,排水渠总长达300km.随着疏干排水,沼泽湿地积水消失,植物群落发生变化,土壤表层PH增大,局部出现盐渍化,若尔盖、红原两县的泥炭沼泽总面积由26万h.㎡减小到20.8万h㎡。湿地萎缩给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鼠害严重之处,鼠兔数量可达4 200只/h㎡。 疏干排水加上过度放牧,导致沼泽草场和髙山草甸草场退化,并面临沙化的严重戚胁。本区沙丘和沙化草场主要分布于黄河支流黑河、白河的中下游,超载过牧和植被破坏使沙丘活化并不断移动,沙漠化面积急剧增大。20 世纪60年代末,区域内沙漠化面积仅9 016h㎡., 到2005年则增至41 500h㎡。 ——湿地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与生物多样性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资源多种多样,且十分丰富,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动植物产品,并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对其的开发利用必须保持开发量小于资源的生长、 更新量,以实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若在一定时间内滥捕滥采,耗用无度或破坏栖息地,就可能切断资源再生循环的“链条”,导致资源的退化、枯竭或物种的消失。 我国湿地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以酷渔滥捕导致鱼类资源衰退的问题最为严重。不顾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长规律,长期的过度捕捞使许多海域和湖泊的经济鱼类年捕获量明显下降,渔获物种类日趋单一,种群结构低龄化、小型化。我国海区渔船的数量发展很快,1950年仅有机动汽轮约60艘,而到1990年,已发展到24.42万艘,而且这些渔轮仍是只能在沿岸进行近海作业的小渔轮,在较小海域内强度捕捞,造成沿岸湿地近海渔场经济色类资源严重衰退,大黄龟、小黄色、带色、鳓鱼、真鲷等经济价值高的大宗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有的已形不成渔汛。黄渤海区湿地的贝类资源数量也明显衰减, 如渤海原有三个毛蚶生物暈密集区,由于长期滥捕和工业污染,目前仅存渤海湾一处,且其生物量也大幅度下降,20世纪50年代最高年产量(净重)可达4万t,近年则不足1万t,且蚶肉的含毒量也超过国家规定的残毒量标准。辽河口文蛤蕴藏量达3.76万t,由于只捕不养,缺乏保护措施,有些岸段已是文蛤绝迹。 在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中,由于过度捕捞、围垦和江湖阻隔,鱼类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受损的问题也很突出。松江的白鳍豚、中华鲟、达氏鲟、白鲟、江豚已成为濒危物种,鲥鱼、银鱼等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巳变得十分稀少。 三江平原湿地在20世纪50年代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棒打獐子瓢舀鱼” 之民谚,随着人口增加,过度捕捞、捕杀亲鱼和酷捕幼龟,加上水域污染, 致使鱼类资源衰退,中小河流的鱼类资源较几十年前减少70%以上,许多河段已无鱼可捕。鱼类群体结构中,低龄鱼增加,群体的体长和体重组成变小。 大面积河漫滩沼泽可为鱼类提供良好的产卵、繁殖和育肥的场所,著名的挠力河红肚鯽色就是沼择性河流的特产,现在这种鲫鱼已极少。 湿地内的主要狩猎对象是鸟类。过度猎捕、捡拾鸟蛋是导致水禽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鸟类迁徙季节,一些人使用排铳、地枪、农药等方法,不择手段地进行猎取,大大减少了水禽的数量。栖息地破坏对水禽繁殖和越冬的影响尤甚。 ——生物入侵导致的湿地退化。据统计,全国已知入侵湿地的外来水生和湿生植物有10种。其中,属恶性杂草的有空心莲子草(又名水花生)1种; 属区域性恶性杂草的有大藻(又名大萍)、风眼莲(又名水葫芦〕、大米草、 互花米草4种,其佘为一般外来种。凤眼莲和大米草被认为是全球100种最具烕胁的外来物种。我国湿地的外来种入侵,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地消失,湿地生境退化,降低了湿地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还有可能间接危及人类健康。如何有效地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到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及生态安全等问题的研究,将成为湿地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