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国外重大生态气象灾害典型土地退化案例:前苏联的黑风暴与白风暴 |
发布时间:2014-09-15 |
前苏联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教训,从1954年开始,为“让荒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在前苏联中亚地区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伊希姆、图尔盖等半干旱草原,十年之内开垦了约60万k㎡的土地,一度使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但植被和表土结构被破坏的结果是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大面积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20万k㎡左右,新垦区浓耕系统几乎瘫痪,连上千千米以外的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都尘雾弥漫。三年之后,在这些新开垦地区又一次发生了风暴,这次风暴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哈萨克新开垦地区受灾面积达2 000万h㎡。 比黑风暴波及更广、持续更长且已覆水难收的是在邻近地区后来发生并绵延至今的白风暴。前苏联在今土库曼斯坦东南部的中央卡拉库姆沙漠附近修建卡拉库姆列宁运河,每年可从原世界第四大内陆湖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中调水灌溉沙漠南缘约10万k㎡的新垦棉田和草场,另一主要水源——锡尔河上也修建了多个水库将河水截留用于农田灌溉,超过80%的河水被两岸的新耕地“吃干榨尽”。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在荒漠地带种植棉花”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两大水源都被截走,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湖水盐度和矿化度急剧升高。不仅湖中的物种80%死于非命,更可怕的是——咸海30年间面积从6.6万k㎡锐减为2.5万k㎡,湖岸线后退了40〜60km。一望无根的裸露的湖底盐碱,在中亚半十旱气象条件和风力的作用下,成为孕育“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的温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在盛行北风的吹带下还造成阿姆河和锡尔河两岸60%的新垦区因高度盐碱化而 “报废”,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这种危害甚至直接危及人体,棉田施用的大量杀虫剂以及其他农用化学品随灌溉排水沉入湖底,湖底裸露后,这些物质被白风暴卷起洒向四周,宛若潘多拉的魔盒里飞出的幽灵。 20世纪抑年代以来,在咸海周围地区,尤其是阿姆河下游,居民的白血 病、肾病、支气管炎的发生比例显著升高,每10个婴儿中便有1个在出生后第一年内死去,咸海周边有几十万居民因此迁徙。十几年来咸海流域生态灾难所遗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前苏联在该流域发展农业获得的经济收益, 所谓的“人类文明奇迹”仅仅维持了30年就被“改造”为类似月球表面的 “白沙”漫漫的无人区。联合国环境署对此曾这样评价:“除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外,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像咸海周边地区这样生态灾害覆盖面如此之广、涉及人数如此之多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