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交通气象灾害的特点

交通气象灾害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4-09-22

由于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变化发展,现代交通对气象条件有它特殊的要求,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也变得十分复杂。交通气象与常规气象有相同相近的方面,又有诸多不同的地方。

  因不利(恶劣)气象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交通灾变事故(人员严重伤残甚至死亡、交通设施损毁、交通系统瘫痪等)称为“交通气象灾害”。交通气象灾害有其自身的特点。

  1、致灾因素多,强度上也有别于一般气象灾害

  以雾为例,在文人笔下雾中观景若隐若现、似影似幻;喜茶者均知云雾茶是上品,云雾荼因其直射光少、空气湿润而质优;农夫懂得用“十雾九晴”、“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等谚语预测天气。总体而言, 在过去,雾的有无和雾造成的水平能见度的下降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并不密切。但在现代交通条件下,雾却成为重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因雾而延误飞机起降、船舶停航或相撞,在高速公路上因突发性浓雾的降临造成多车追尾相撞的事故屡有发生,甚至形成数十辆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同时, 常规气象能见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与交通运营所关注的交通沿线可视距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气象上的能见度是指天空背景下,能清晰看到和辨别出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称之为“水平能见度’’。对司乘人员而言,“能见”的标准是能辨别目标物的轮廓和形态以及路面上不同颜色、不同物体、车辆、行人、路障、指示标志等。显然,这一“能见”的距离与以往的“能见”概念相差甚远。实际上,在气象观测上的通常能见度距离约为司机行车时可视距离的3〜5倍。

  目前常规的日常天气监测和预报,对全社会的所有人群具有普适性,对灾害性天气的界定和标准虽有严格的定义,然而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交通而言就未必适用了,一些常见的并不致灾甚至有益的气象条件,在现代交通背景下却可能成为致灾的因素。例如降雨,雨水浇灌了农田,净化了空气、土壤和河道水体,常用普降喜雨来描述雨水给大地、给人间带来的润泽,只是在雨量达暴雨(日降雨量≥50mm)、大暴雨(日降水量≥100mm)等强降水时方被称为灾害性天气。然而在高速公路上,降雨就能使路面湿滑,直接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降雨还具有阵性和局地性,只要短时雨强较大,瞬间可使能见度剧降,成为致灾因子。

  2、多种致灾因子常相伴发生

  危害交通运营和工程建设的气象因子是比较多的,天气条件对交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天气条件的变化对车辆本身、路面状况、司机判断和反应能力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不利气象致灾因子往往相伴发生,加剧了危害。例如夏季雷雨,风雨雷电相伴发生,甚至与冰雹、龙卷风为伍; 台风来临之际,若处在朔望日前后恰逢大潮,除狂风暴雨外还会伴生风暴潮,危害更大;北方春季大风常引发沙坐暴;又如冬季降雪,被碾压后会造成路面结冰,受深积雪阻滞,途中人员会受冻挨饿,道路开通后还可能遇到因低温水箱被冻而无法启动的难题。有时,有利天气与危害性天气交替,也会加重危害。如哈罗德等研究表明,当降水天气发生在一段干燥天气之后时,降水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危险会更大;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的研究表 明,局地型浓雾(团雾)造成的交通事故往往比大范围的浓雾要严重得多, 这与一直处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司机驾驶变得更为谨慎有关。

  对多种致灾因子相伴发生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不仅交通和气象部门要有警觉,正在行进中的驾乘人员也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有防范意识,政府部门更要拟定应急方案,采取必要的解救措施。

  3、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

  自然界许多重大的灾害是和其突发性相关联的。例如地震、火山爆发、 雪崩、海啸、龙卷风、浓雾、决堤、垮坝等重大灾变事件的发生都是突然的, 人们猝不及防。在自然灾害出现之前有一个孕育的过程,即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积累过程,孕育积累过程属渐变过程,一般不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甚至不为人所察觉,当积累过程基本完成处于临界状态时,只要有一个微小的触发机制,就能引起能量突然释放、状态突然改变(如近地层空气中的饱和水汽突然凝结成水滴--雾粒,形成浓雾)。因为是突然发生的,人们缺少甚至没有思想、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突发性灾害一旦发生,使相当一部分人产生恐惧心理、怨天尤人的埋怨情绪和慌乱无措的行为,降低了人们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有效性,造成严重的后果。

  交通气象灾害往往也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这种突发性和随机性常使人们措手不及,如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通过监测发现浓雾形成时往往导致能见度突然下降数百米,又如连续降水引发路基沉降、路边山体滑坡等等,都具突发性和随机性,这一特性造成的危害防不胜防。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监测、预警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突变事件孕育过程进行密切的监测,对可能产生的突变提前预警,并及时告知驾乘人员,提醒他们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可以有效地减轻其造成的危害。

  4、重大气象灾害和交通事故会形成次生灾害

  危及交通安全和畅通的灾害性天气,除了可形成直接危害外,对其引发 的次生和衍生灾害也不可低估。例如强降水使能见度下降、路面摩擦系数减小影响制动效果,路面积水可使行驶的车辆出现轮胎打滑和刹车失阻等都属强降水的直接危害。若强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大,还会引发山洪暴发形成泥石流,路基浸泡时间长出现垮塌,甚至造成破圩决堤、水库垮坝等重大灾害事件,则是次生或衍生灾害。例如,1995年6月14日,成都铁路局成昆线蒲坝至永郎问暴发泥石流,约6000立方米泥石埋没线路,中断行车21小时; 1995年6月26日,长江芜裕轮渡因降暴雨停运,后因长江持续出现超出轮渡允许最高通航水位而被迫中断航运585小时.断航时间比华东地区特大水灾的1991年断航334小时还多251小时。

  这些次生或衍生灾害对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危害,有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值得关注。此外,由于交通气象灾害造成的交通事故有可能引起爆炸、起火、危险品及污染物泄漏而造成的次生灾害也应引起警惕。

  5、明显的地域与季节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经度跨越62°,南北纬度相差50°,气候带从南热带、 亚热带到北温带,还存髙原气候区,距海远近及海拔高度的差异也很大。加之我国地形复杂,再有“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天气气候。以上特点对交通气象而言,交通气象灾害地域上复杂多变,各地在不同季节也有着不同的关注点。

  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如华南大部、江南大部及湖北东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部以及华东沿海到辽宁东部等地区,在夏季和台风侵袭季节是暴雨、短时强降水的高发区。常造成江河洪水泛滥,不但淹没农田、 城乡,而且损毁交通设施,冲毁交通干线,造成不可抗拒的交通事故。北方如西北地区的新疆北部、内蒙古中北部和东北地区的吉林中南部、辽宁北部、 黑龙江中北部,在冬半年是我国寒潮侵袭频次最多的地区。由于寒潮频发, 所带来的强风、积雪、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对交通安全运输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造成车毁亡的交通事故。

秋、春季在我国黄淮、江淮、江南及河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 广东等地区多雾,其中福建西北部、浙江西北部、贵州西北部、云南南部等地更是浓雾多发区。雾害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杀手”。鉴于交通运营自身流动性大的特点,加之我国地域辽阔,出行时往往此一程风平浪静,下一程就遇上灾害性天气。所以提高灾变意识,掌握各地各季的气候特点和天气变化规律,注意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对确保交通安全是不可缺少的一 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