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农业气象减灾防灾避灾措施:空间隔离

农业气象减灾防灾避灾措施:空间隔离

发布时间:2014-11-10

空间隔离的措施包括调整作物布局、调整种植制度或品种、发展农业设施等。

  作物布局应考虑各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防灾的需要。如随着气候变化,华北平原的棉铃虫有加重发生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我国棉花主产区向新疆辽移,充分利用那里空气干燥病虫害少、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等办利气候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气候变暖,华南的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种椬区域向北辻移,以便充分利用气候变暖所增加的热量资源。 但如北移幅度超出了气候变暖的程度,也会人为加重寒害的损失。又如在冰雹灾害常发的地区不应种植蔬菜和鲜果,应以相对耐雹击的林木和牧草为主。 低洼易涝地应种植水稻和高粱,干旱地区应种植谷子、甘薯等。

  随着气候变暖,种植制度的调整也势在必行。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的水利、农机等条件较差,也缺乏合适的品种,在北京地区很难实行粮食作物的一年调熟平作,最多只能实行套作两熟。平作的夏玉米不是遭受涝灾就是遇到冷害,产量很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气候变暧,目前华北平原已普遍实行小麦、玉米平作两熟,单产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长江中下游由于春季湿害和夏季髙温都有加重的趋势,同时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对低温的反应比常规稻更加敏感。因此,近年来双季稻的面积奋所减少, 小麦与中稻两熟制面积扩大,有效减轻了夏季热害和秋季低温冷害。20世纪80年代初期四川东部与重庆的干旱加重,传统的冬水田已难以维持,当地总结出“水路不通走旱路”的经验,推广小麦、红薯、玉米的旱三熟制来替代传统的双季稻或小麦、水稻两熟制。

  品种调整也是避灾的里要手段。在冬季严寒的地区,小麦应选用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在冬季温暖的地区则应选用冬性较弱的品种以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和争取穗大早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气候迅速变暖,加上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节省了农时,各地对玉米品种作了较大调整,改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增产效果显著。但也有一些地区调整幅度过大,人为造成了冷害,玉米不能在能在霜前正常成熟。

  设施农业是空间避灾的重要手段。生长在温室里的作物可以避开外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并根据作物的生理需要创造最佳环境,以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和质量。但修建设施和维持其功能也是要付出成本的。

  畜舍楚避开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牧区的条舍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

  在洪水、滑坡或泥石流、冰雹、暴风雪、风暴潮等对生命安全有重大威胁的不可抗拒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地质灾官或海洋灾害发生时,将灾民转移安置到临时避险场所是最重要的避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