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青海羌人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的气象意识

青海羌人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的气象意识

发布时间:2015-01-16

生活在江河源头的青海羌人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大约在三万年以前,青海便出现了人类活动。距今两万三千多年以前,柴达木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淡水湖泊星罗棋布,是一个水生植物非常丰富的地方。疏林草原的优美环境,非常适合成群食草类动物的生息繁 殖,因而狩猎也就成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和生活来溉。公元前4830〜4600年,在以贵南县拉乙亥乡遗址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上游地区的先民们便开始了最初的采集农业。

  卡约文化〔公元前1600〜前740年)主要是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一种土著文化,亦即羌人文化。在这一时期里,青海地区广阔丰美的草场资源得到了进一歩利用,较大规糢的农牧兼营的畜牧业经 济应运而生。显然,此时羌人已经掌握了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生活,生存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夏去秋来,寒尽暑至的季 节转换,人们已经知道了并试图通过改变居住环境和制作简陋的服装来抵御不利的气象条件。到了距今2900年左右,绝大多数青海羌 人虽然仍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伹有的地方羌人已经过上了较为稳定 的定居生活。在诺木洪地区考古发现:在他们的住房附近有饲养牲畜的圈栏,圏栏内有大量的羊粪堆积,并杂有牛、马、骆驼的粪便。另外, 还有麦类作物的痕迹以及翻土使用的骨耜、收割使用的石刀以及车毂、毛布、毛线、毛绳、牛皮制作的革履、鞋帮、鞋底等,说明当时的农 业、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战国初期,分布在河湟流域的戎人、氐人、羌人虽然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但由于秦国大举开拓疆土,西进到湟水流域兼并和征服戎人、氐人、羌人(秦霸西戎、 迫使戎人、氐人、羌人逐步改变了自己原始的生产方式,向着农耕兼畜牧的生产方式过渡。结果,青海东部一部分地区出现了牧中有农、 农中有牧,农牧产品互为补充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特色经济。然而,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制约,直到西汉王朝势力进入青海。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牧民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西汉以后,青海东部地区被纳入中原封建王朝的管辖系列。但其经济发展整体上仍然是以自给不足的农牧业经济为基础。

  南北朝时期,生活在今辽宁省义县境内的鲜卑族吐谷浑人,经阴山,越陇进入青海,与原先生活在这里的氐、羌人杂居、婚配,建立了长达350年的以吐谷浑人为主的国家。而在此之前,居住在青海“逐 水草,庐帐而居,以肉酪为粮”的党项人,就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依据 大自然赋予的种种条件,从事牧生产,放牧着马、牛、羊等,并以善养马而著称。吐谷浑人的进入,使青海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吐谷浑人是靠发展畜牧业经济使国家逐步强盛起来的,当时,马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吐谷 浑人荞马业最为发达,他们每年冬天在青海湖冰封期间将波斯良种牝马放牧在青海湖海心山上,通过和本地马杂交,翌年春天生出号称是日行千里的龙驹--青海骢。除了草原畜牧业以外,居住在东部地区部分以农为主的居民,还兼营畜牧业或家庭饲养业,“六畜”既是家庭不可缺少的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吐谷浑人还经常赶着牲畜通过大片流沙,十分注意沙漠中风暴骤起前的征兆,以便提前或及时躲避。在长期生产斗争中,青海各族人民不仅培育发展了适应高原气候恃点的耐寒畜种---藏系羊、牦牛、马等,以解决食物、服装、交通运输和住宿问题,还通过与中原地 区频繁的商贸活动,进行畜产品和农产品之间的交换。如通过“茶马 互市”,用牲畜或畜产品换取他们所需要的粮食、茶叶、布匹等。文化方面,则积极从汉族那里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用先进的中原文明, 不断改变自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宗教、风俗、工艺等也常常在商贸的集散地或交通线的延伸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相百间的融合。北宋时期,宋夏边区民间音乐、歌曲相互传唱,“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吭声凯歌”,甚至出现了 “万里羌人尽汉歌”的状况。

  在畜牧业生产方面,青海人不仅驯脤和培育了很多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优良家畜,还创造和积累了一整套适应本地高寒气候的生产、生活经验。他们根据当地的地形、水草以及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转换,在广阔的牧场上实行两季或三季轮牧。冬季在山沟低洼地带放 牧,随着天气的转暖,畜群就逐渐向高处移动。到了夏季,就太地势较高或山顶上放牧。“夏季放牧上髙山,舂秋返回山腰间,冬季赶畜去平川”。广大牧区冬天天冷,在地势低洼、背风向阳的沟谷地带放牧,可以减轻严寒威胁,有利于牲畜越冬,降低死亡率。春季阳坡暖和,牧草萌发相对较早,牲畜可以提前食用,有利于恢复膘情,从而减轻畜群 春乏。夏季放牧上高山,是因为高山上气候凉爽,蚊蝇较少,水草丰美,不仅有利下牲畜生长,而且可以使荜场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秋季放牧山腰、坡地或者河岸、湖畔,是因为这些地方此时温度适宜,不热不冷,恰好可以作为人畜入冬的过渡地带。

  为了防止老弱病畜因冬季牧草枯黄、饲草缺乏而大量死亡,采取夏秋刈草,冬春补饲的办法。草原上冬季寒风侵袭,他们砌筑矮墙,为牲畜挡风御寒。为防止寄生虫传播,不让牲畜吃重茬草。对于患炭疽病而死亡的牲畜,则不剥皮,不吃肉,以防止人畜共患。迄今为止,在广大牧区还流传着大量的关于措导畜牧业生产的谚语。例如广马放 滩,羊放湾,牦牛上高山、“晴天无云放平滩,天冷风大放山湾”;“上午放牧向阳处,中午选择蔽阳处,下午赶畜斜坡上”,春季一次惊跑, 损耗十日水萆、“早上一条鞭,中午羊满山,边走边吃草,天黑回到 圏”;“夏季顺风放牧,顶风回圏”等,这些经验的传播和沿用,为青海 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极不稳定的以牧业为主的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十分脆弱,遇到天灾人祸,草原上便会出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悲惨局面。天气和气候不仅是造成各种生灵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理活动。当时,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残酷的生存问题,一个人只要不死于非命,能够安居乐业,享受正常死亡便是大幸,很少有长寿的非分之想。人们期盼的是缓死和正常的死亡,渴望着上天能给他们降临福音,消灾除难。遇有天灾人祸,烧香拜佛,乞求上天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