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青海羌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气象意识

青海羌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气象意识

发布时间:2015-01-16

定居是发展农业文明所必须的前提条件之一。青海黄河、湟水谷地地区,海拔较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可耕可牧,非常适合于人类定居生活。因此,青海的人口和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自秦汉以来,先民们便在这里开始了垦荒种植。尤其是青海东邵地区自纳入西汉郡县统冶体系以后,这里相继形成了一些以寺院为中心的“城镇”,并以此为基础向四方辐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公元59年,汉后将军赵充国受命讨伐居住在青海地区的先零羌,取得胜利以后,为了巩固边境稳定,向皇帝提出了“顺天时,因地利”的《屯田十二便疏》,反复陈述屯田的重要性。第二年首幵屯田之先河,留万余名兵士在河湟一带屯田置守,共垦殖羌人故田、公田两干余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政冶效益。此后又经过100多年的不断的扩大屯垦,至东汉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屯田规模从湟水流域发展到土地肥美、气候湿润的黄河河曲两岸,甚至达到并不适宜农业种植的青海湖地区。耕地面积的扩大,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加之内地先进的耕作方法和生产工具的传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羌、汉等民族之间的融合与文化交流。东汉末年,由于战乱相继,河湟地区“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直到三 同归晋以后,政治局面相对安定,农业生产才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徐邈为凉州刺史,在其任内,大兴水利,修整盐池,务农积谷,立学明训,进善黜恶,河湟地区一时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的文明昌盛的局面。但自4世纪至5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青海东部地区先后经历了前凉、前秦、后凉、西秦、北凉等割椐政权的交替统治,战乱不断,农业 生产长时期内坏多于好,至十六国北朝时,湟水流域经济进一步趋向恶化,基本上处于崩溃的边缘,半数农田荒废。隋炀帝亲征大破吐谷浑以后,青海地区政冶局势逐步趋于稳定,隋王朝“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幵屯田”,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农牧并举。 与此同时,繁荣商贸,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唐代前期,青海地区驻军较多,为了解决军粮供给问题,曾在湟水两岸广置屯田,兴修水利,普遍役使牛、马、驴等畜力,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收咎物产量高达100余万石。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玉树结古(藏语意为生长万物的地方或商旅聚散 地)地区时,教习当地吐蕃人(多系羌人后裔)捕鹿耕田,兴修水磨。修水磨的地方都选在海拔相对较低、气候比较暖和能够生长庄稼的地方。9世纪末唐蕃两大政权衰亡之后,青唐吐蕃地方政权和宋、金、西夏在河湟地区交替统治长达400多年。期间,居住在青唐城(今西宁市)周闺地区的吐蕃人,“依水筑厘而居”,并曾几度整洽水利,依靠冰雪融水进行农业灌溉,种椬青稞、小麦、豆类等,遂少改变了传统的逐水草而牧的不稳定生活。春季大风严重威胁着耕地,吹走耕地中最为肥沃的薄土层,农民们便通过冬灌使土地结冰来对付大风。至于暴雨和冰雹对农作物的威胁,则有巫师们“念咒驱除”。为了严厉打击敌人甚至请来“大师”,在敌人的居住地区施法降雹。迄今为止,曾以麦熟为岁首的藏区农民仍然比较重视恶魔,相信巫师和巫婆。

  元明至前清时期,河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业的各少数民族大多都处在向以农业为主业的经济类型的转化过程中。农业在经济中所 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农业产量也随着农出水利建设的发展而得到了提高。到明末,西宁地区已形成了以伯颜川、车卜鲁川、那孩川、沙塘川四大干渠和近30条分渠的农田灌溉体系,可灌溉农田15万亩。在民和县巴州、三川一带,开挖有巴州渠、暖州渠、 蹇占渠等。通水以后,“禾茂过他稼,收获济济,公私俱足”。

  至满清初期,仅《西宁府新志》上所记载的灌溉渠道就有212条。 虽然西宁地区“夏秋少暑,冬春多寒’’,“地瘠而气寒,不能具五谷”,但其周围地区“水草繁茂,可牧可耕”,“濒湟诸溪,到处可以引渠灌田, 故无凶年之忧。唯气候甚寒,春已暮而草始青,秋未高而雪已降。岁只一收,然湟中人口稀少,一岁之入,足以供一岁之食而有余。”碾伯县下川口地区,则是“居民田畔皆植果木,舂来万树梨花,水草映带, 行人驻马举鞭,指为异境”。“三川杏雨”,更是成了著名的乐都。

  民国初期,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幵始进入青海地区,有了省立、国立农业科学职业学校,教授土壤、作物、病虫害、水利等科学知识,近代气象知识为农业服务的工作也初见端倪。但由于生产力落后,农业生产仍然是“二牛抬杠”,生产工具大多就地取材或从外地输入。河湟 地区,川水地耕作相对精细,地不休闲,山旱地则适当休歇,实行轮作,农作物收割后及时进行伏翻或者秋翻,接纳雨水蓄墒,入冬前耱地,冬春打土块,碾压保墒。种植作物品种主要有青稞、大麦、春小麦、 土豆、玉米、油菜、胡麻、罂粟和蔬菜。气候条件较好的民和、循化等地,青稞、大麦收割以后还可以种植荞麦、蔬菜等。可见,居住在小块平原和河谷地区的青海羌人自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一直都在适应、利用气象条件,防御气象灾害,在与大自然不断的斗争中得以生存和发 展。他们根据高原的气候特点,不仅培育出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青稞、春小麦、豌豆、油菜、洋芋等农业早熟作物,还种值出了病虫害少, 品质优良的萝卜、蒜苗、白菜、韭菜、大葱等。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加之政洽黑暗,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 力很差,农业产量低而不稳。1934年,青海东部各县平均亩产小麦、 青稞均不足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