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气象条件对青海经济社会的影响 |
发布时间:2015-01-17 |
气候实际上是指一个地区的平均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的特征。它本身受制于纬度、海拔高度、海陆相对位置以及随地理条件而异的辐射因子和环流因子。因而,气候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和产量的高低,而且还左右着人们的食物类型和饮食习惯。我国南方人爱 吃米,北方人喜欢面,川、陕、湘多山潮湿地区的人爱吃辣味,江浙人爱吃甜食,青藏髙原人爱饮酒、喝奶、吃肉。不是他们生来就喜欢如此,而是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长期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 青海地区海拔高度高,地瑕复杂,区域面积大,雪山、冰川、戈壁、 沙溴、湖泊、沼泽遍布各地,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小气候和悬殊甚 大的地域环境。自秦汉以来至满清、民国时期,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这种状况不仅表现在各自不同的自然景观中,同时也表现在在那里生活的人群的行为方面。居住在不同区域环境里的人群,不仅生活方式不同,而且在所属的民族、民族所持有的文化认同感、价值观 以及所信奉的宗教方面也自成体系,各俱影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人文特征。例如,河湟地区汉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回族、 撒拉族人民多从事商业活动。而居住在广大牧区的蒙古族、藏族人民则以游牧为主。汉族尊奉以诗书礼易,纲常伦理为核心的儒家文化, 蒙古族、藏族、土族等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则信奉伊斯兰教。在穿、戴、住、行,饮食结构,风俗习惯等方面,生活在气候较暖的青海省东部地区的汉、藏、土族群众与生活在气候寒冷的青海省西南部地区的人相比,也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即便是同一民族的藏族或者汉族,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 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邻杂居的民族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经济利益关系,存在着潜在的隔阂和程度不同的排他性。因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之间的融合性是青海地方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一个地区一种音,一个喇嘛一口磐 (教派)”是青海地区社会待征的十分形象的写照。尽管如此,自古以来无论是生活在广大牧业区的羌人和鲜卑人,还是生活在农业区的汉人与戎人、氐人,都有着建设自己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驶长的岁月里,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相互交流、相互适应、协调和联合,最终以互相包容、互相支持,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形态完成了彼此间的交融,创造了共同拥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推进了青海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青海东部地区素有良好的畜牧业生产条件,虽然“五月窣始生, 八月霜雪降”,但"黄河九曲之地,水甘草良”,却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很早以来,当地的土著一党项人(为吐蕃部属)“俗养牛羊,取乳酪供食,兼取毛为褐而衣焉"。当地气候风寒,土无五谷,不知 耕稼,但他们却盖“有栋宇,织牦牛及羊毛覆之”。酷暑盛夏,赶着畜 群去牧场放牧,冬季返“家”。并且知道“在夏天将草割下成捆收藏以 备冬天饲养牲畜”。而在西部高寒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直到宋代,居住在这里的吐蕃人、羌人、“回头黄纥”和 “草头鞑靼”等,仍然过着非常单调的社会生活:“以牧放,射猎为主, 多不粒食”,“人喜啖生物,无蔬茹醯酱,独知用盐为滋味,而嗜酒及 茶”,“男女并衣裘褐,仍被大毡,以牦牛、马、驴、羊、豕为食。”实际上, 其饮食多以糌粑为主,辅之以馍馍、蕨麻饭和酥油(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奶油)炸的食物,喜食牛羊肉(大块手抓肉、冬季则多食用风干肉(生羊肉),待客以烤肝为美,以羊尾为贵,以整牛为重。由于没有水果蔬莱可吃,食用的那些“腥膻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荼不 解”,所以他们十分爱喝放些盐巴的奶茶和酥油茶。所谓奶茶和酥油茶,就是把茶叶放在锅里煮好后,再放一些青盐或者土碱、鲜牛奶和酥油,调和饮用。喝了之后,不仅便于消化,有利于抵御风寒,而且非常有利于增加体内的维生素和热量,故而牧民中有“宁可三日无粮, 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身强力壮的男人则爱喝高浓度的青稞白酒,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饮酒的欲望和酒量也有所增加。因此,“骑在马上,边走边喝,甚至醉落马下”的事情绝不是个别现象。远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擅雄群虏,开疆河外,清气西土”的南凉国第一代君主秃发乌狐,就因醉后跑马,跌伤筋骨而死。对此,近人曾赋诗云:“瓮中日月殊昏暗,马上功名马下亡”。这种令外地人难以理解的嗜酒行为,似乎不单单是为了排除心中的寂寞和不快,确确实实还存在着气候因素的影响。畅饮烈性白酒之后,增强了体内的血液循环,暂时抵御了寒冷,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山高缺氧绐身体带来的不适。另外,从西藏一些地方迄今还流行着的奇特风俗也不难看出髙原人的生活习惯是如何受到了气象条件的影响:隆冬季节,将一个赤身裸体的男孩全身泼上冷水之后,令其长跑,这一风俗和讫今方兴未艾的狮子舞,虽然都是吐蕃时期来自伊朗、印度的舶来品,但其最终的目的却是期望能够驱寒。青海地区大襟、长袖、肥腰、无兜的藏袍,白天穿在身上,晚上当被子盖,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多大变化,这除了生活、生产上的方便以外,也正是适应了青海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去秋来”的寒冷气候特点和藏族同胞“作息一裘衣”的游牧生活方式。 随蓍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前进,农业在整个青海区域经济中的比 重遂渐增加,皮毛加工业、纺织业、金玉杂作、木器制造、冶铁、酿造、 制盐、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医学、文化教育等各业也随之相应发展。 但由于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洪、沙、霜、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品种单调且产量不高,畜牧业在总体上仍居于主导地位,“逐水草而牧” 仍然是绝大部分牧区最为普遍的生产方式。在日月山以西地区,可以作为食物的植物仅仅是青稞和旱獭洞穴中所囤积的蕨麻(也叫人参果),猎食旱獭和采掘蕨麻以及畅饮青稞美酒的现象在诗歌文献中并不乏记载。 公元706年,唐王朝与吐蕃王国举行“神龙会盟“,四年后(710 年)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迫于吐蕃王朝的压力,又将”河西九曲之地”划给吐蕃,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之所”。吐蕃在九曲之地蓄养牛羊马匹,屯集军阢,在黄河上架桥,具有了可以随时进攻唐边的有利 条件。安史之乱(公元755年)之后,吐蕃统一青藏高原长达百年之久。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使青海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广大牧区各少数民族部落几乎都拥有大量的畜群。青海湖环湖地区“水草丰美,番人环居之,专务畜牧,日益繁滋,素号乐土”。又经过宋、元、明诸朝的长期反复经营,尤其是元、明两代大统一的政治局面,四通八 达的驿传系统,“土官制度”、“政教合一”的推行实施,进一步促进了 青海社会经济的发展,连自然条件比较差的柴达木盆地,畜牧业也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据《明史》记载:宣德时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曲先卫有42000帐,估计人口在卯万左右。至清乾隆时期,青海地区畜牧业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人们也进一步江意到了天气现象和气候规律与农牧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健康、心情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活动的适应性简直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程度。在辽阔的土地上,他们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培育出了适应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畜种与农作物。果洛地区马柯河流域,气候条件较 好,山高林密,不同于一望无边的牧区草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便改变了苷日逐水草而迁徙的习愤,将不断流动改为定居,连最初所居住的帐房也换成了既保暧又具有安仝感的碉楼。靑海东部地区,冬季气温低,西北风、东北风多,降水量又多集中在夏季,为了保暖防洪,生活方便,寺院、民房的建筑地址大多选择在依山傍水、避风向阳、风景 秀丽的地方。正房门朝南开,院子的大门则开在东南方向。西宁辖区 “气候有寒煥,衣食应适其宜。故宁郡士卒,每有调遣,远胜它镇,不携衣衾,不裹粳粟,数月之程,炒面一囊,羊裘一领,如是而已。” 文化教育、医药学等也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藏医藏药独具风騷,漫长的人类历史造就了同样漫长的人类疾病史。因此藏医认为, 人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因,与人的年龄和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二是外因,与人群居住地的季节、气候、天气、自然环境、饮食起居、习愤行为等有关。季节、气候、天气和环境的变化可以引起人 们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环境过于潮湿、寒冷、干燥、炎热等都容易使人得病。如果昼夜温差过大,则易患感冒,“迁延难愈”,需要倍加提防。 青南和日月山以西广大牧区,牧民则普遍采用了分类游牧等较为先进的经营方式,实杼按季转场,有了“冬窝子’’与“夏窝子"之分。 缺草和疾病是牲畜的两大敌人,因此,有的牧民还掌握了一些预防和治疗畜病的行之有效的土办法,为畜牧业较为稳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然而,就总体上来讲,牧区各部落仍然处丁一种自给不足的游牧经济状态,不仅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十分脆弱,遇到瘟疫、雪灾,大风便有牲畜大量死亡。 1840年后,青海社会仍然在旧有的轨迹上和封闭的状态下蹒跚缓进。一是在行政区划上,全省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单元。河湟地区隶属甘肃省,果洛地区隶属四川省,其他广大地区则统隶于青海办事大臣管辖。统治者对青海各地所实行的统治体制和统治方式也不一 致。在河湟地区其统治体制和统治方式大体上与内地相同,伹由于该地区有多种民族杂居,民族间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所以,土司制度、千百户制度及政教合一的制度仍然被保留着。青南和西部广大牧区,则在蒙古族、藏族驻牧地分别实行盟旗制度、千百户制度和政教合一的制度。二是多种经济结构重叠,商品经济落砬。乾隆中期,河徨地区传统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各少数民族虽然已基本上完成了由牧转农的变化过程,但在嘉庆之后,由于受气象条件的严重制约,农垦已潜力很小。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虽极低,农民一年的收获往往不能自给。三是广大牧区仍以单一的游牧经济为主,与农业区相比,社会形态更为封闭,生产方式更为落后粗放。原始的狩猎经济仍然是游牧经济重要的补充,并时不时发生集体抢劫掠夺的现象。“挖盐捉鱼”是许多丧失基本牧业生产资料的牧民资以为生的重要手段。四是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农作物品种单调,产量不高。农民一年的收获, 除了自用以外,难有剩余进入流通领域。各城镇虽然都设有集市,但规模小,商品数量廖廖无几且为互补性农牧产品交换。加之交通不便,流通渠道不畅,商品经济的发展倍受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海的农业生产有了快速发展。1949〜1994 年,全省的粮食总产量从1. 96亿公斤增加到11. 68亿公斤,年均递增3.1%,略高于同期人口年均3.05%的递增率。粮食人均占有量 1949年为201. 5公斤,1965年最髙,为291. 2公斤,最高年与最低年幅度差为90.7公斤。1994年,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246.4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3.6公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1.6%。与 1949年相比,在人均实际耕地减少56%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45.9公斤,个中原因显然是亩产量提高的贡献。亩产量的提高,除了党的方针政策、 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以外,主要取决于全省水利建设、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提高。 高原环境的不利影响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在诸多不利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个“高”字。全省60%以上的地区在海拔4000米以上,低于3000米的地区不足20%,因此,引出了如下一系列的问题: 1.因高而寒。由于寒冷,热量条件差,无霜期短,草木生长缓慢, 幼树长成大树,常常是死而复栽数次。庄稼只能一年一熟,某些地区农作物甚至是只长苗,不结籽。因而土地综合利用栺数极低,仅为亩地只相当于内地的半亩。 2海拔高,缺氧严重。又因缺氧,人的生长发育缓慢,人体的某些器官产生适应性变异,脑力活动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均有反应:疲乏、困倦和抑郁,并引起某些行为上的变异。不少地区上不养老,下不养小,高山疾病猖獗,人的寿命缩短,人机工作效率降低,各种生产和 生活费用增加。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焉为活跃的因素,高原环境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是青海社会节奏慢,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拔髙,空气稀薄。青海牧区草场主要由草甸草场、草原草场、荒漠草场、灌丛草场和森林草场组成,由于高原上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候寒冷,干旱少雨多风,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非常容易受到破坏,而且一旦受到破坏,恢复十分缓慢,甚至永远不能恢复。全省农业种椬高度在1800 〜3700米之间,耕地和宜农耕地占总面积的1.58%,土地可垦指数为全国最低,因此,扩大耕地的潜力很小。而农作物的产量,除了人、 地、种子以外,其决定因素是温度和降水量两个气象因子。温度过低, 热量不足,农作物无法成熟;降水量太少,农作物难以成活。再加上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若不釆取有效的的科学技术,农作物的产量很难提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引进、培育耐寒、耐旱的优良品种;二是幵展人工增雨、兴修水利;三是切实落实中央退耕还林还牧的政策。这是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以较小的物质投入换取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