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青海地区的气象考察(观测〕活动 |
发布时间:2015-01-28 |
长期以来,由于青海地区受落后的经济、文化以及交通的制约, 各族人民所积累的丰富的看天经验、气象、气候知识还只是零星地以口头的形式在各地流传,尚未进行过系统的文字性归纳整理。至于使用较为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当地的各种气象要隶进行绿合考察、观测 和记录,更是无从谈起。 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和物候的记载,也多属于无意之中所做。如《西宁府新志》中曾对青海湖一年中结冰的时间和情景有着较为详细的观察记载,并且做了非常精彩的描述:“每岁长至前数日,水无纤冰。一夕,闻轰轰大炮声作自海中,震天动地。诘朝视之,满海凝冰, 如万倾琉璃。迨至立夏前数日,轰响如前,一宵解冻,水光澄碧,曾无点澌。其节气之验若此”。但这些观察和记载,严恪地讲并不是具有科学意义的气象考察,充其量算是文人墨客们的观感之作。 使用专用气象仅器对青海地区进行考察,应该说起始于近代。从1864年(清同治三年)到1935年的70年中,英、俄等同家的有关人员到青、藏、康、新进行考察测量共达146次,200多人,其中,许多考察内容涉及到青海地区的气候、天气、自然环境等方面。 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康熙皇帝派卫士拉锡一行探视黄河源头.过鄂陵湖、扎陵湖、星宿海,抵达冰山西簏,见150多公里长的大山上,九峰耸立,云遮雾瘴,白雪皑皑,一月中仅有三四天是晴天。 拉锡等在给康熙皇帝的奏文中说,至星宿海,天气渐低,地势渐高, 人气闭塞,故多喘息”。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法国人古柏察.加倍从甘肃永登进入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地区进行地理、气象等方面的考察。 1879年,印度测量局派辛克兴由印度经西藏、青海到敦煌。从敦 煌返回时,对青海沿途的气温、风向、人口及商业情况作了详细的考 察和记录。 ’ 1899年,俄国人柯兹罗夫、喀兹那柯夫、拉迪勤等组成的俄国探险队,以“俄国地理学会”成员和“旅行家”的身份经由新疆、甘肃、青海东部进入柴达木盆地考察,并在都兰县巴隆乡设立测候所,留人驻守观测达15个月之久,这可算是柴达木盆地乃至青海省最早的“气象站”。 1900年,柯兹罗夫等人越布尔汗布达山,到达扎陵湖、鄂陵湖地区,又越过巴颜喀拉山,抵达通天河河谷地区。他们一路采集标本,观测气候,1901年8月,启程返恰克图。 1908年,柯兹罗夫等人受俄闻地理学会委托,再度到青海考察。 于当年8月27日抵青海湖滨,驾帆船到海心山,留住4日,探测了青海湖东南角的最深处。返回西宁后,又南行抵黄河,然后北返。这次, 他们测最路线1600英里‘,逐日记录气象,收集了很多地质和动、植物标本以及佛像、藏经等。与此同时或稍前稍后,法、德、美国等国也有人来青海进行类似的活动。 1914年,四川、甘肃两省互争玉树,天水人周希武慷慨上书甘肃省当局,援引图史,痛陈利弊。此后,周希武被聘为勘界大员周务学的随员。于当年10月开赴玉树,用气压表对澜沧江源头及通天河中下游一带78个地方的海拔高度进行实地测量,制成了我国第一张用新 法绘制的玉树地区简图。与此同时,他‘‘访问长老,参考图志”,深入考察了玉树境内的山川风俗,形势险要,疾苦利病等,并测量和计箅了 结古镇1〜12月(7〜9月因在路途未测)各月遂日早、中、晚的平均气温及出现雨雪天气时气温的变化情况,这是我国在玉树地区第一次使用气象仪器进行气象观测。 1919年阴历7月29日〜9月2日,朱锦屏路经青海出使西藏, 著有《海藏纪行》一文,对沿途的风霜雨雪、阴晴雷电等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1927年9〜11月,马鹤天从兰州出发,对青海民和、乐都、西宁、 湟源、青海湖、循化等地进行考察,著有《西北考察记.青海篇》一文, 对沿途各地的气候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1929年7月6日,青海省民政庁吏治视察员梁炳麟受省政府主 席孙连仲之命组织青海省内部调奄困,并亲率工程、通事、照相、调查、勤务、厨师等9人从西宁出发,深入到青海西部地区展开凋查工作。所到之处,除了择其主要若拍摄成照片以外,还就西部地区的山川形势,气象物产、民风民俗、人口等进行了详细调查。经过3个月的工作,写出了《开发青海之计划大纲》、《调查县治报告》等。 1933年,秦万春著《青海农业概况》一文,对青海地区的气候、农业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同年4月,西宁成立航空站,开始气象观测工作。 1933〜1934年,徐近之曾两次到湟中、积石山考察,后编著有 《青藏自然地埋资料气候郃分》。 1934年5月,各县设雨量站。 1934〜1937年,庄学本奉命到青海果洛积石山、贵德、湟源、玉树等地考察,后著有《积石山及其附近之气象暨山川文物》一文。 1936年12月,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派西藏测候所专员秦化行随九世班禅大师入藏。后因班禅滞留青海,改在西宁城内文庙成立测候所,配备气象仪器,于翌年1月正式开展温度、气压、湿度、云、能见 度、天气现象、日照、风、降水贵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工作,结束了青海无正式气象观测资料的历史。 1939年,都兰气象站建立,并于1940年1月开始观测,柴达木盆地从此有了系统的气象资料。 1940年,西宁测候所所长马尾著有《西宁与都兰之间》一文,对沿途的气候、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1942年,陈思风、冯秀藻等3人受中华民同政府农林部农垦局的委托,到青海中部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进行考察,提出了可以“进行有条件幵垦”的结论。在张其昀、李玉林编著的《青海省人文地理志》中,则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入手,第一次划出了柴达木盆地。 同年,闻民党空军在乐家湾建立“西宁飞行场气象台”。 1944年,宋家泰的《柴达木盆地》一书出版,较详细地介绍了盆地的概况、地形与水系、土壤与植物、农垦、气候、畜牧、宗教与人口、 市镇与交通等。 1946年,柴达木考察团公路踏勘人,除勘测了柴达木盆地的公路干线以外,还对盆地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水利、农林物产等作了调查。其中,对柴达木盆地的总体气候特征的描述是:空气稀薄,温度低,太阳辐射强,降水虽少,风力大。认为该区地面降水量少的原因,主要是盆地地处亚洲大陆内部,东亚季风极难影响及此。高山带 由于可以截获西风急流中所含的水汽,故降水量略有增加。高山冰川带,其年降水量至少在300〜400毫米以上,超过着线的山地更达 500毫米以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气象局和青海省气象局曾多次在青海地区进行气候考察和科学试验,取得了大量的气象科学数据,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特点,为幵发利用气候资源和进行天气、气候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自1975年5月始,由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省(区)气象局、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等单位联合组成40多人的青藏铁路气象科学考察队(代加洗为领队),先后沿天峻关角垭口、格尔木、昆仑山、唐古拉山青藏公路两侧进行了3年之久的定点、流动、长 期、短期的气象科学考察,提交了《昆仑山口地区热状况考察报告》、 《昆仑山口地区辐射状况考察报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地区辐射状况和冷热源问题的探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区托托河气候手册》、 《关角隧道通风气候考察报告》、《格尔木火车站址的气候状况》等成果。 1978年5〜7月,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组成共和塔拉盆地气候考察队,由黄孔怒带队,年底提交,《共和塔拉盆地的气候及其评述》一文。 1979年11月20日,省气象局农业气候区划办公室成立,先后 组织近300人次在全省各地进行短期气候考察,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广县级、州(地)级、省级《农牧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工作。 1984年,受水利电力郎西北电力设计院委托,省气象局资料室组织有关气象科技人员赴日月山等地考察,完成并提交了《330千伏龙花海二回线工程初步设计日月山地段气候条件的分折论证》报告。 1987年,受青海省钾肥厂委托,省气象局资料室与格尔木市气象局联合組成勒滩地区气象考察组,经过14个月的考察,于1993年提交了《勒滩地区气候科学考察报告》,为钾肥厂二期工程厂址的选定提供了气象依据。 1993年,省气象局资料室继龙羊峡电厂架空线路日月山地段气象条件考察论证之后,又完成了“330千伏龙(羊峡)—乌(兰)线特殊气象条件论证”。 此外,省气象局还组织资料室、科研所有关科技人员完成了青海铝厂、积石峡水电站等大型工程施工前的气候考察和环境评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