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吉林2008年首场区域性大到暴雨气象应急服务案例 |
发布时间:2015-04-02 |
一、基本情况 受副热带高仄后部切变和高空槽影响,2008年7月31日到8月3日,吉林省出现了入汛以来首场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春、四平、辽 源、吉林、通化、白山等地。据全省中尺度气象加密观测站资料显示,过程降雨 量起过25亳米的84个站点,其中超过50毫米的49个站点,13个站点在100 毫米以上(集安市的花甸镇为166毫米)。其中日降雨量达到暴雨的21个站点,榆树的保寿镇出现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05毫米。 此次降雨过程由于局部降雨较多,雨强较强,形成了一定涝灾。据民政部门提供的灾情信息,受此次降雨过程影响,通化的集安、通化市、辉南、吉林市的舒兰等市(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涝灾,其中集安市农田受淹80公顷,破坏小河堤防12处、损坏灌溉设施10处、机电井3眼;通化市东吕区受灾耕地面积达468公顷,受灾人口达2386人,农业经济损失118.4万元;辉南讧境内4个乡镇17个村受灾面积1080公顷,受灾人口6120人,房屋损坏180间,房尾倒塌6 间,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580人,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50万元;8月1 ---3 日桦甸市红石镇临江村发生了 2次山体崩塌,对桦甸到白山镇的公路造成一定影响,但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在榆(树)--江(源)公路蛟河市漂河镇路段陆续发生3起泥石流,未造成道路损毁、交通堵塞,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二、应急处置过程 1.预报服务情况 对于这次天气过程,吉林省气象局旱在7月26日就开始密切监视,7月29日,经过周密会商,吉林省气象局将《重要气象信息报告》(第200601期)呈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预测吉林省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中部地区降水较大,并针对目前省防汛、防灾及农业省产重点,提出合理建议,提前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部署防汛措施、科学调度水库容量、农田排涝等提供了预报和建议。 7月30 日上午,吉林省气象台发布预报,指出“7月31日到8月1日,我省中南部有大雨,部分地方有暴雨”;31日05时及11时连续发布“我省中南部地 区存大到暴雨,局部地方有大暴雨”的预报;31日1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并与吉林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报,指出“由于强降水,辽源、吉林地区南部、通化地区大部、白山地区大部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吉林地区北部、延边地区两北部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需引起重视,建议有关单位注意做好预防”;16时34分,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双辽附近降水回波稳定少动,且降水量已经达到50毫米,吉林省气象台立即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指出“未来两小时该区内还将有20亳米左右降水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 8月1日早,吉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上述地区的键雨蓝色预瞥信号及地质灾害预报。这些预报、预警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及手机短信发布给省、市、县政府 和防汛指挥部、应急赀理和救灾减灾部门,为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提供气象保障 服务。2日下午,吉林省气象局解除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这场强降水过后, 吉林省气象台又及时发布了“未来五天卨温少雨,抗旱度汛合理安排”的《气象 信息》。 2.应急响应情况 吉林省气象局为使防汛部门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于28日特别制作了“气象专报”,指出:“7月30日---8月3日,我省将有一场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并传真 到告防汛指挥部。冋时,加强与哲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防汛、救灾减灾、国土部门沟通,积极做好跟踪气象服务。 7月28日---8月3日,吉林省气象局每天3次向省防汛部门传递预报;7月31日〜8月3日,吉林街气象局每天08时前均将各地降雨情况报送省政府值班室,并每天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顶报业务系统运行结果及前3天降水实况、 24小时降水预报、地质灾宵预报等传真到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经会商后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7月31日---8月2日连续3天发布3 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在降水过程中,共发送给省防汛指挥部雨量加报近20份;期间,通过手机短信和《气象信息》形式发布雨情,8月2 日早晨,还在公众预报中加发了雨情实况。各地气象部门积极监测,滚动、及时做好气象服务。 辽源、吉林、通化、长春、白山、四平是此次降水较大的地区,当地气象部门 都作出了准确或较为准确的预报,时效超前,及时为各级政府提供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3.应急响应成效 成功的暴雨气象预报服务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也获得了 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普遍好评。 三、总结与反思 (1)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在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 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中尺度加密自动气象站等现代化建设成果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了多种新型参考资料,而准确的预报,及时的预警始终是今后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最重要的工作。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的能力。 (2)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提供有力的支撑。吉 林省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吉林省气象局编制的《吉林省气象局突发性气象灾 害应急预案》被纳入《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使气象部门监测预警的有关信息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各部门采取的应急措施更为得力。吉林省防汛指挥部、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信息共享互补,通力合作,促进了防灾减灾的效益。 (2)要进一步完善和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扩大信息发布覆盖面。目前, 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渠道还不能满足应急预警需要,要在现有的棊础上,加快建 设,增强气象预警手机短信平台的发布能力,开通吉林省气象局与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省电视台的光纤通信,建立城市街区气象显示屏,使气象灾害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害影响的人群,为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防御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争取更多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