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仍面临的环境问题 |
发布时间:2016-03-07 |
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人工化的生态系统,由以人群为主体的城市生物群、非生物环境与社会环境四大基本要素组成。城市中,人的一切活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城市生态系统特定的功能和结构。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问题,而是经济、社会、生态、科技与文化多元化相互发展的问题;尤其要看到经济发展与生态 环境的紧密关系,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一)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1)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要求。 (2)一些水质仍不尽人意。 (3)市区环境噪声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与环保模范城相比仍有差距。 (4)广州环境现状与环保模范城指标差距仍较大。 (5)广州面临的环境压力仍较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州市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相应地不断提高,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了工业污染的蔓延,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大气二级标准的要求,河流中的重金属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广州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压力仍然较大,在城市布局、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二)人口密集,环境压力大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以人为中心主体的,人是自然资源、能源最大的消费者,也是对生态环境最根本的污染源。 因此,人口规模、人均水平是各种发展规划中最基础的控制指标。当前广州城市人口密集,加上源源不断流入的流动人 口,给城市生态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乏经验,仍按传统模式进行城市规划,忽视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人流过密、交通拥挤而出现“脏、乱、差”等现象。为减轻市区人口密度,近年来,把市区和一部分企事业单位有计划向郊区疏散,以缓解城市环境压力。 (三)城市布局不合理,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旧城区内,一些工厂和商业楼宇、住宅、名胜古迹挤在一起,建筑密度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而绿地和人的活动空间则越来越少。新芮建设在规划上存在市与区、镇脱节现象,区不了解市的规划意图和功能要求,镇一级规划主要根据“市场规律”调节。在水源保 护区建造成批小村镇和居民点;国道成街,镇成小市,设施不足,盲目上项目,导致新建住宅区又新建新迁来污染大户。 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和加强了城市生态建设,釆取措施,搬迁了城市上风向的水泥行业、大型电厂,以及水源地上游的大型钢铁厂、洗水布厂;限制在珠江河边造地建大厦、在水源保护区建设化工生产企业,以及不在工业园区建造解困房住宅群等。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布指导各行业的布局和建设,并使之达到指定功能的生态环境要求。 (四)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生态环境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广州饮用水源供给能力不足,经济增长快,但供水能力滞后。由于上游的开发污染,水质受到影响,加工水的高质低用,如饮用水、清洁用水、建筑用水、消防用水、冲洗用水、绿化用水,甚至部分工业用水都是由经过按饮用水制水工艺处理后的市政管网提供,已造成很大的水资源浪费。随着经济的发展,饮用水供需矛盾突出。 本市车辆和外地人城车辆密度不断扩张,使尾气在城区中心聚集,造成城区空气混浊,能见度下降,尘粒污染严重。交通设施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在交通问题上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在交通噪声、商业噪声、施工噪声的影响下,城市环境噪声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此外,由于垃圾量日增,又没做到分类收集和分拣,难于实施综合利用资源化;工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未能进行有效治理;排污水系统落后,污水顺势排入河涌;生活服务 配套设施不足……等等,是诱发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