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
发布时间:2016-03-08 |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人口集中,资源消耗迅速增加,环境问题日趋突出,这是全世界大都市发展历程给予人们的启迪。总结国际上大都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人们已充分意识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在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同策,控制工业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 衡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绩,生态环境经过大力整治而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也如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发展过程一样,出现人口过于密集,自然资源消耗过大,基础设施滞后,城市污染和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为此,各地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先规划后建设,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协调安排人口、能源和建设布局,加强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效益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一)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以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 包含自然生态保护和人工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它具有长期 性、持续性和继承性。现代国际经验表明,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恢复,甚至会遭到不可挽回的损 失,日本、欧洲诸国皆有先例。因此,世界大都市的建设已经摒弃了 “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而代之“先规划后建 设”的模式。广州市早已拨出专款,组织制定了广州市环境规划,并付诸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专家认为,广州市必须以香港、深圳、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依托,建设成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商贸、 金融、水陆交通枢纽功能的珠江三角洲经济的中心城市,与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相衔接,根据资源量及环境承受 能力提出人口增长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协调能源、水资源、人口和产业发展布局。 (二)加快新市区建设,促进老城区改造 老城区经过近年改造生态环境已有明显改观,但仍然存在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人口密集、道路狭窄、绿化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专家认为,应加快新市区建设,使商贸中心由老城区向东转移;开发城区外围住宅群小区,完善各项基础建设和生活设施,使老城区人口逐步向外疏散,以解决老城区人口过密,交通堵塞,住宅拥挤和环境污染问题。 使老城区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旅游活动的中心区域。 新城区建设要与国际大都市的水平接轨,合理规划,构成商贸区、文化区、住宅区有序布局,要设置街心公园、公 用绿地,同时建设地下停车场、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使新城区从建成起就有良好的生态景观。 (三)保护水资源 水源是大城市的生命之源,珠江是广州城的起源之本, 至今珠江广州河段仍是广州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水源。 广州河道径流主要靠流溪河和区间雨水供给,区内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广州河道位于珠江下游,水质受上游来水和区域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目前必须全力保护城市现有水源,通过科学论证,规划好区内城镇发展规模;严格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重污染工业;搞好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对上游新建生活区实行污水分片治理;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养育上游水源涵养林带,增加水库容量,重视开发利用处理后的污水以及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水资源;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把节约用水作为战略方针,把节约用水工作贯穿于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制定水资源规划,明确用水指标,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四)有计划地推行重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城市环境污染的主因是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为此,须采取措施,加快重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计有:改善广州河段水质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工程;清洁化生产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无公害“菜蓝子”工程等。 (五)加强法制和执行管理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必须健全法制管理,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结合广州的实际,制定必要的地方法规、规章,使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具有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其次,要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管理, 改变执行力量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