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应当建设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应当建设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发布时间:2016-04-04
在前不久举行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调研阶段成果汇报会上,人居环境专题组负责人广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陈勇博士提出,我们需要改变掠夺方式发展的思维模式,建立一个生态世界观,传统GDP未考虑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因素,是片面和不科学的,广东省应探索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DP,并建立起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他认为,由于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发展至今,形势已经很严峻,当前迫切需要重视的几个人居环境建设问题为: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和保护,水源地的保护与协调,城镇污水 的治理,城镇(群)生态绿化隔离带的建设,珠江口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我们的生态与环境家底很薄   广东呼唤绿色GDP,城市应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由广东省现状所决定的。可以说,经过数年掠夺式的发展,我们环境与资源的家底已经很薄;城乡居住环境质量不高,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风貌特色丧失,生态服务功能正在退化,水网、农田、山林蚕食严重,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并存,污染正在逼近珠江口。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各种生 态资源和土地的“无价”,我们以传统GDP为政绩的官员考核机制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从制度到意识,为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定价   我们打破了旧的自然秩序,如何建立新的平衡?从官到民,从制度到意识,应该换一种思路,从掠夺方式的发展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建立一个生态的世界观,从而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使城市与自然、人工与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达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是有价的,而我们的传统GDP未将这种价值体现出来,是非常片面的。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意识,探索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在各种活动中的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并树立这样一种绿色GDP意识:保护生态资源也是在增加GDP,环境好的地方GDP并不低, 污染企业是牺牲GDP,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纳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以此真正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依据。最好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前期工作 阶段予以一票否决。   (三)水源保护与协调:结合市场明确权利与义务   广东省水容量有限,河网交错,污染源不断扩大,很难保证高标准供水,且污染开始逼近珠江口。全国污水处理率为39.9%,广东省污水处理率为30.26%,城镇水污染从工业型转向生活型,对外地水的依赖性高,不仅上下游,更重要的是跨区域跨省,如广州从顺德跨市引水,而深圳、东莞与香港都靠东江引水。由于一些保护区范围涉及几个市,一些城市的水源地不一定在本市行政区内,保水与取水、上游与下游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利益关系,如何进行协调,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结合市场作经济指标方面的考虑已是刻不 容缓。   (四)从粗放走向集约用地   土地作为政府最大的财富与资源,珠三角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利用率不髙,圈地现象严重,大的幵发区工业园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 如何从粗放走向集约,建立相关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专家、企业与政府都应提上日程进行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当反思用地政策,总结“村镇经济发展用地”政策的得失,集中紧凑发展乡村居民点(村庄)。城镇建设不应单纯走外延扩大的道路,应充分重视对原有田地的利用。异地开发在解决 人地之间产生的巨大矛盾,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造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滥用政策,通过开山来开垦耕地,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削减匠域承载能力的现象,甚至某种程度上加 快了土地资源消耗速度,导致土地利用的粗放,因此应当慎用异地开发政策,并严格异地开发补充耕地的审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