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山西省降水量分布和变化特征 |
发布时间:2017-03-07 |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侯区域,属暖温带、温带(部分高山区具有寒温带气候条件)气侯带。一年中仅夏季几个月受海洋性暖湿气流影响,一年一个雨季,且雨季时间较短,大部分时间在干燥大陆性气团控制之下,干燥期长而雨雪稀少。 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界于400〜650 mm之间。多雨中心可达700mm以上, 如中条山东段山区、陵川东部山区、太岳山区、五台山顶、关帝山和芦芽山的高山区等。晋东南大部分地区,临汾东山区的安泽和古县、晋中东山区的榆社、和顺、苷阳等县的部分山区及吕梁山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山区,年雨量界于600〜700mm,为山西省的多雨区。大同盆地及凡峙、神池西北部、平鲁西部等地为少雨区,年雨量不足400mm。整个晋西北地区都在450mm以内。忻定盆地450 mm左右,太原盆地及黄河沿岸中段 450〜500mm。临汾、运城盆地和晋西黄河沿岸南段,年雨量一般在500〜550mm之间。其它中南部山区500〜550mm内。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盆地到高山递增。从山西年雨量看,比西部黄土髙原大部分地区优越偏多。即使比整个西北地区来说,除映西中部外,其它地方普遍比山西省偏少。 由于季风气侯的不稳定性,雨量逐年变化很大,多雨年和少雨年可相差二到三倍, 平均年变率可达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六。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夏季〈六〜八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五。愈往北部比重愈大,冬季(十二〜次年二月)雨雪量较少, 仅占全年的百分之二到三;春季占年总量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秋季百分之二十到三 十。秋雨多于春雨。 季降水量地区分布差异也较大。全省春季降水量界于55〜120mm,南部地区和—些高山区在80mm以上,其中运城和苷东南地区达100〜120mm。中部地区春季雨量 60〜80mm,北部地区50〜60mm。 夏季降水量,整个东部山区及吕梁髙山区都在300mm以上,局部地区可达350mm左右。中部各盆地及其以西的高原、丘陵区,季降水量在200〜280mm之间。晋南盆地 和大同盆地是山西夏季降水量较少的地方,只有220〜250mm;其中晋南盆地此间气温高,农业上常常造成夏旱(伏旱),对当地玉米、谷子一类大秋作物生长非常不利。 秋季降水量界于80〜180mm之间,南部地区150mm以上,中部地区100〜150mm, 北部地区80〜100mm。由此可见,中、南部地区秋雨较多,单纯从农业角度出发,该地域内多数年份有利于冬小麦播种,以致于对冬小麦第二年返青生长及产量形成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山西省冬季降水量极少,晋东南15〜20mm,忻定、大同盆地不足10 mm,其它地10 〜15mm。 多年平均旬降水量,南部和中部地区,四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为春季旬雨量相对较多 的两个旬,旬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5〜25mm,春季其余各旬降水量一般都在15mm以内。 六月上、中旬降水量仍然很少,一般在20mm以下,其中晋南盆地六月中旬雨量不足10mm,是一个特别干旱少雨时期。六月下旬到七月初,由南到北各地先后进入雨季,旬降水量分别达到25〜40mm。中部地区和山区,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为降水髙峰期,旬雨量达45〜7 0mm,干旱机会较少。南部地区尤其是晋南盆地,八月上、中旬是雨季中的 —个相对少雨期,旬雨量仅20mm左右,常常造成农业作物的伏旱;该区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旬分别出现在七月上旬和九月上旬,旬雨量一般为40〜50mm。各地降水高峰期过去以后,旬雨量逐渐减少,九月中下旬旬雨量为20〜35mm;南部地区十月上旬25mm左右,到十月中旬降水急剧减少,十月中旬降水量为15mm左右,下旬都在10mm以内, 且开始出现“秋高气爽”天气。进入深秋和整个冬季各旬降水一般只有1〜5mm. 北部地区:从春季到初夏,均处于干旱时期,降水量增加很少,五月中旬以前平均旬雨量都在10mm以下。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各旬降水量也只有10〜20mm。一般 到七月上旬才进入雨季,旬降水量达30〜40mm。全年降水高峰期出现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九月各旬雨量一般在15〜25mm之间,到十月中旬就减少到10mm以内.其后阴雨天气不多,从十一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下旬,各旬雨量都在3mm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