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域发展 |
发布时间:2017-08-15 |
1、草地畜牧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区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宮,是中国最大的牧区。苹甸草原和干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气候区和海拔较髙的山区,沙漠外围为半荒漠和荒漠草场。 草甸草场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的山区,气候寒冷或温凉,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繁茂,草质柔嫩,耐牧性强,适驻发展放牧业。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牲畜超载日益严重,90年代又发生了新一轮的滥垦,导致不少草地严重退化。 干草烛在单原生态系统中居中心地位,但不合理利用也会引起卓原退化,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改良天然草场根据牲畜是否超载和退化程度分别采取禁牧封育、限牧和围栏轮牧等措施。荒溴草原应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适当发展抗逆性强、极耐粗饲的骆驼和山羊。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髙山融雪和夏季洪水人工种植饲料作物和牧草。由于本区牧草生长期较短,冬春饲料短缺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西部可利用不同海拔的气候差异适吋转场,春末根据温度变化和积雪消融情况将畜群转移到髙山牧场,秋季及吋转移到低海拔和南坡的冬季牧场。内蒙古中东部草原不具备转场的条件,应利用芨秋牧草生长茂盛时期打草储存以备冬春饲喂之需,采取冬春禁牧或限牧、夏秋放牧的方式,实现草畜平衡撢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可持续高效利用。 2、防治土地的沙漠化,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防治干早风沙引起的土地荒漠化是发展农牧业的基本保证。 1)有水源的地方积极营造防护林带。新疆试验4行护田林带平均高14. 5m,在 树高10倍处的背风面,平均风速为空旷地的51.7%,可调减气温1〜2℃,提髙带 田空气相对湿度4%〜5%,7月份遇早可减少水面蒸发外。沙漠边缘营造防沙林带可防止流沙侵入绿洲,林带宽一般为50〜100m。应采取带、片、网及乔、灌、 草相结合的方式。 2)固沙工程。在绿洲外围和交通要道两侧。通过植灌种草,修筑挡沙墙和 草方格固沙等办法来固定流动沙丘已取得良好效果。干涸的湖盆要利用生物结皮覆盖控制起尘。 3)农区椎广留茬的带状间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冬眷裸露农田的面积。 严格控制农民滥挖发菜、干草,破坏植被的行为。 4)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是本区的湿岛与主要水源地,又蕴藏着森林和草场资源。必须控制森林釆伐量和草场载畜僵,保护好林草植被。 3、建立节水农业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缺水是制约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应开源节流相结合,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1)按流域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河川水资源。几十年来,各地无序争夺与过量开采地表水和地下水,已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后果,黄河、塔里木河、石羊河与黑河等主要河流无不出现季节性乃至长期的断流现象,使民勤、额济纳和塔里木河下游等绿洲迅速荒漠化,塔里木河两岸沙漠有汇合趋势,严重威胁通往南疆的交逋大动脉。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实行按流域统筹规划,合理配晋水资源,量水而行发展区域经济.已收到良好效果。 2)开发氷资源潜力。冬季实施山区人工增雪作业,春季撒黑粉促进融雪。 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如新疆北水南调工程将额尔齐斯河水引入准噶尔盆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扩大了绿洲范围。引进耐盐作物及品种,还使微咸水的农业利用成为可能。 3)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做好水利配套,衬砌渠系,可将沙灌区渠利用系数从0.3〜0.5提高到0.7〜0.8。根据作辨需水规律适时适量灌溉,推广滴灌、膜下灌、管灌和细流沟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4、调整种植结构,东部适当压缩耗水较多的春小麦,增加生育与降水匹配较好的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西部推广棉花和瓜果地膜覆盖。 5、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光热资源半宵,日较差大,适合发展设施农业并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棉花主产区西移,新疆成为最大产棉基地,南疆更成为优质氏绒棉主产地。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咍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宁夏的枸杞、锒川平原的优质稻米和滩羊、河套的优质小麦、阴山北麓的马铃薯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名优产品。本区冬奍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节水高效设施农业。近年来,新疆利用有利光热条件扩种番茄,由于含水率低,含糖率高,已成为番茹酱最佳产地。河西走廊利用夏季相对凉爽干燥的气候发展反季节蔬菜,销往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中亚与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发展,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向西出口创汇将具有极大的潜力。本区太阳能与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