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对策原理 |
发布时间:2017-10-06 |
(1)气候变化的两种对策 对于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增温的农业对策,一是减缓性对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加对其的吸收或减少辐射等降温措施;二是适应性对策,使农业生物或农业系统适应变化了的气候环境。即使人类开始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溢室效应加剧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仅仅采取减排措施还不足以消除温室效应带来的种种后果。若要等到全球温室气体降低到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至少要几十年到上西年之后,因此,不可坐等灾难性后罙的发生,必须提前采取适应对策,以减轻其负面效应。 (2)生物气象罕本质上是一门适应的科学 1993年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第13届大会首次冠以“适应全球大气的变化与波动”的主题,前主席在开鞯词中指出,“适应”是“生物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的被动适应中与不平衡有关的过程”,“生物气象学主要是一门适应的科学,是关于两个动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大气设立变化的时期和决定变化的韵律,生物通过斗争调节使其生存本领和所需生存反应能力达到最佳。因此,生物气象学应该成为人类对于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一个理论依椐。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一门学科。气候变化对抗对策中的减排温室气体,主要任务在工业部门。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基本上是温室气体的“汇”,仅水稻田和反刍动物饲养存在CH4释放问题。农业气象学家除研究减排途径外,主要应着眼于适应对策的研究。只要人类采取正确的适应对策,气候变化不一定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3)国情与适应对策 大气中浓度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使气候变暖成为一个无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在研究与处理气候变暖与发展农业生产的关系时,还必须考虑问题的国际性。也就是说,一方面要积极参与保护地球大气、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有关的国际协调合作活动;另一方面,尽管中国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远比发达国 家少得多,在历史的发展中也不是主要的排放源,但在国际有关的协调交往中,仍应积极争取国际先进技术、知识以及资金的引进.以控制或减少农业生产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不仅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环境问题提供借鉴,也为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无论是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还是中国自己的保护治理中开发的新技术和新措施,都应该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相适应,具有广泛的可应用性和可推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