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独特的西藏气候:冬春干燥,大风多 |
发布时间:2017-11-12 |
本区的冬春季节就是常说的“干季”,也叫“风季”。一般从10月下旬到次年5 月。但各地长短不一,中,东部最短,西北部最长。在此期间,髙原上空西风急流的存在决定了降水少,多大风的天气特征。 在干(风)季里,全区降水量皆很少,但各地差异较大。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降水量占全年的21〜49%,最长连旱日数只有66〜80天,属基本无旱和轻旱地区,其余中、西部广大地区,降水仅占全年的8〜20%,尤其是11月到次年4月,降水更少。 最长迕旱日数多达130〜170天,是干(风)季内干旱最突出的地区。 冬季降雪主要谌中在11月至次年2月。前冬降雪中心主要在东北部和喜马拉山脉中,西段的南麓。后冬却足东南部最大,并有向西北方向伸展的趋势。西南边缘地区也多降雪。在冬季,偏南暖湿空气沿着东南部/形山口向西北方向输送,而北方冷空气从藏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两支不同性质的空气汇合是造成降雪(特别是东部地区降雪)的基本成因。从大地形对中低空西风的分支和汇合作用来讲,南北两支气流在髙.原东部(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比髙原主体较低)的汇合,也是冬季东部地区多降雪的原周和动力背景。而西南边缘降雪粜中是由于当南支西风槽进入髙原西南部时,又有偏南气流登陆北上相遇时所造成的。这种形势有时还会影响到髙原中、东部地区。 从降雪量来说,藏东北的嘉黎、边坝、丁青一线,年雪量大于200毫米。班戈、那曲、索县等地也有140毫米以上。藏南地区,尤其楚藏西南边缘南坡,降雪量特大,如聂拉木年降冚蜇髙达260毫米以上,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0%左右。 固态降水多、冰川、积雪象一座固体水库,温暧季节,冰雪融化,可供山下引水灌溉农田和牧场。这就部分地弥补了降水量的不足,提髙了水分的利用率。 但是,冬季(主要在11月至次年2月)暴风雪和雪后强降温是危害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这在藏北更为严蜇。尤其是冬末初春正值牲畜产羔盛期,最怕大风雪,强降温天气。据统计藏北地区自1956年到1976年,发生大雪知严重雪灾的有11年,机率为0.523。 藏南地区发生大雪以上的机率也有0.476易成雪灾。雷灾是以上两个地区冬季的主要自然灾害。 冬春(主要在2〜4月)大风又是本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这一时期,高原在西风急流控制之下,高空急流动跫的下传,和藏北维持的髙空锋区易造成常风大,大风多的天气。髙原上空气密度小,风压只有平原地区的60〜80%,但极大风速可达40米/秒左右。大风多集中在1〜5月,尤以2〜4月大风日数最多。这三个月的大风日数普遍占全年的30〜40%,这是因为高原大风是高空急流,低空升温降压的综合结果。髙原上空西风急流最强的时间有时出现在1月,有时在2月.藏北广大地区2月份大风日数圾多。尽管其他地区大风日数最多月偏晚,但就风力和造成灾害而言,也以2 月为重。 从年大风日数分布图可以看出:西藏有两条风带:其一是藏北至阿里地区,大致沿黑阿公路一线是一个大风区,因这一带海拔高达4,500米以上,山脉与急流 走向基本一致,地形开阔,极易受急流动量下传的影响。阿里地区除普兰年平均大风日数在36天以下外,其余多在140天以上,其中改则一年有50%以上(200天)的日子刮大风,为全区之冠,其二是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带东段,也因地势髙,易受急流动量下传影响,加之峡谷效应,也成为一个大风区。如定日年平均大风曰数达110天之多,浪卡子,隆子一线也在80天以上。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脉中、东段南麓,因山脉呈南北走向,髙度较低(在3,000米以下),受西风急流影响小,大风较少, 三江流域在30天以下,藏东南低地最少,不足10天。 冬春大雷和雪后强降温及特大风对牧业危害极大,藏北牧区尤为严重,应加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