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小麦的春化作用和春化类型

小麦的春化作用和春化类型

发布时间:2018-08-28

春化作用是指冬小麦种籽经过低温处理之后而解除冬性特征、获得春小麦特性的过程。从处于种籽萌动阶段到分蘖阶段的冬小麦都可以进行春化作用,但春化效果以刚萌动的种籽为最 佳,幼苗越大,春化效果越差。近年来,国际上进行绿色植物春化处理的试验主要适用于第一年进行穴养生长、而越冬后翌年抽苔、开花的值物〔如甘兰、胡萝卜等)。

50年代黄季芳,崔继林等根据小安品种在春化处理过程中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和反应时间的长短,认为中国秋播小麦品种呵以划分为西个春化类型。

1.春性。在0—12℃条件下进行秄化处理,3—15天可以完成春化作用,代表性品种为扬麦1号、武麦1号等。

2.半冬性。春化处理适宜温度为0—7℃,春化作用时间是 20—30天,代表性品种为丰产3号、徐州14号等。

3.冬性。0—7℃下进行春化处理,需30天以上才能完成春化作用,代表性品种有农大139,蚰包麦等。

4.强冬性。0—3℃条件下舂化处浬,需40—50天完成春化作用,代表性品种有小红芒、新冬1号等。

在国外,日本的柿崎、铃木从早奍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温度条件对小麦抽穗早晚的影响,他们认为可将小麦的春化类型分为7个等级,I级冬性最弱,VIII级冬性最强。

秋播小麦品种不同春化类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各个地区的气条件、特别娃冬季温度条件的差异所造成的,这与品种起源地的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我国秋播小麦品种从南到北依次为春性〈华南地区〉、弱冬性〈长江沉域〉冬性〈华北平原中、 南部及黄淮平原北部〉、强冬性〈华北平原北部及新疆北部〉。 云南小麦品种的立体分布研究表明,在山脚或山间盆地多种植春性品种,在山坡中部种弱冬性品种,髙山上部种冬性品种。这种纬度和海拔的差异主要是冬季温度条件影响的结果,例如,在华北地区一.般是秋播冬性品种小麦,如果秋播春性品种则冬前完成春化过程,到越冬期间将发生冻害死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冬季气温较高,应秋播弱冬性或春性品种,如秋播冬性品种,则越冬沏间不能满足品种梓化作闬对低溫的要求,到生育后期将不能正常抽穗。

不同春化类型的品种在我同的分布范围,如用1月等温线表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月平均气溫-12℃以下地区(如东北中、北部地区)为舂播春性品祌,-12—- 4℃地区〈如华北中、北部〉为秋播冬性、强冬性品种,春播奍性品种,-4一0℃地区(如长江中、下游)为秋播或冬播弱冬性或春性品种,0—4℃地区〈如华南〉是冬播春性或弱冬性品种,4℃以上地区为冬播春性品种。

柿崎等研究小麦冬性强弱在日本国的分布情况,得出与我国相似的结论,在寒冷地区多是栽培冬性强的品种,温暖地区多是栽培冬性弱的品种,其冬性品种分布的等级与1月份等温线的走向 相当一致,1月平均温度-4一6℃的地区栽培冬性VI一VII级的小麦品种,0—-4℃地区栽培冬性V级品种,4一0℃的地区栽培IV — III级品种,8—4℃地区栽培I 一 II级品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小麦品种的冬性比我国要弱,如1月平均气温-5℃的北海道地区,即使是冬性双级的品种也不能越冬,只能栽培春播春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