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小麦的光能利用率 |
发布时间:2018-09-05 |
据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的资料,北京地区小麦亩产200、250、400和500千克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20%、 0.26%、0.41%和0.51%,如包括茎叶和籽粒在内的总干物质, 光能利用率也只有0.90—1,65%。 华北平原地区的小麦经济系数在0,27—0.35之间,根据北方 15个主要气象台站小麦生育期间总辐射资料,计算出的亩产400千克和500千克的总干物质光能利用率分别为1.17—1.51% 和1.46 ―1,89%,这与上面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 包括茎叶在内的全田总干物质生产是经济产量形成的基础, 髙产田必须有较高的总干物质产量,为了构成全生育期较高的干物质数量,每个生育时期应着较髙的干物质生产,即每个生育期要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据龚绍先的研究,亩产350—400千克的丰产田小麦返青期以后的各生育时期光能利用率: 小麦返青以后E值不断升高,在拔节末到孕穗达到高峰,数值为5%左右,开花到灌浆的E值迅速降低,到灌浆中后期又上升到3—4%,形成第二个高峰,蜡熟期E值复又下降。 影响小麦各生育时期E值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叶面积系数〈F〉。在E值第一高峰形成时,麦田F值也达最大值,并且在此之前, E值随F值增加而增大,这一线性关系表明小麦E值大小首先取决于麦田绿色体的繁茂程度。 2.单位叶面积的光合能力——光合效率(R)。R值表示每平方米的叶面积每天能生产多少克的干物质。显然R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E值的高低。 3.小麦的生育特性。小麦开花到灌浆始期E值从第一高峰迅速下降,这一现象产生是因为此期整个群体干物质增长绂慢所致,灌浆始期光合产物增长缓慢的机理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客观现象似是小麦生物学特性的表现。 此外,小麦E值髙低还与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管理粗放、肥力条件差是不可能形成高的光能利用率的。但是,目前小麦的光能利用率(无论是全育期、还是各个生育时期)都远低于理论计算数值。据研究,作物生物学产量的最高E值可达10—20%,甚至更高一些。而上面介绍的小麦全生育期E值不过1.5—2.0%,生育盛期最高值也只有5—6%,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光合有效辐射较低(49一50%)以外,从小麦本身的生育状况分折,第一,小麦拔节以前,群体小,不能很好覆盖地面,造成大部份光能的浪费。第二,小麦生育中期,叶面积过大,群体内通风透光不良,上部叶片容易达到光饱和,但群体内是严重缺光。第三,生育后期植株中、下部位的叶片逐衰渐老,甚步枯黄,而衰老叶片光合效率很低,使E值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