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农田里的气象故事:保墒保苗的法宝

农田里的气象故事:保墒保苗的法宝

发布时间:2019-03-27

昨天才过了元宵节,村里还在唱戏。杨志农本来计划早饭后找上对门的王贵生,去看几位从外边回来的老同学。可是吃饭时爸爸吩咐说:“吃好,饭后同我下地去! ”

“有啥活儿,今年这么早就幵始下地? ”志农惊奇地问。

“不早啦,立春已将近十天,急需要去耙地了! ”老杨向志农解释说。

“田里还有冰凌,怎么耙呢? ”志农找理由推辞。

“这项作业就是在田间还有冰凌 的时候就得进行, 不然怎么能叫做顶凌耙地呢!”老杨再次向志农解释。

“为啥非要顶凌耙地不可? ”志农不高兴地问。

“咱这里十年九春旱,顶凌耙地是咱们的祖先多少年来保墒防旱的一 条宝贵经验。不耙,土壤里面的水分就会很快鸥光,无法下种。所以,有人把这项作业又叫做保墒保苗的法宝。”老杨更耐心地向志农解释。 “那连一天也不能迟吗? ”志农再次推辞。

“是的。迟一天,土壤里的水分就会多跑一些”老杨有点生气了。

“顶凌耙地怎个能保住墒呢? ”志农见爸爸生气了,就又弯转地提了个问题。

“走,到了地里,结合现场我好好给你讲。”说着,老杨牵上牲畜躭走,并扭回头来嘱咐志农:“你扛上耙! ”

无奈,志农去向贵生说明了情况,就踉着老杨下地去了。

 到了地里,老杨指着泥泞的地表对志农说:“看见了吧,现在地这么湿,并不是好现象。它是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土壤逐渐解冻,而融化了的水分由于冻层阻隔,不能下滲;加上土壤剐刚解冻后,土粒之间比较紧密,容纳水分的孔隙少,土丧含水多即为泥泞状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 “返桨”。返浆期表土含水量多,蒸发损失大。不仅如此, 随着土壤的解冻,深层土壤的水分也不断上移而损失。据县农科所连续二年观测,0—5厘米土壤含水量,3月3日比 4日增加1.8%,14日又比8日增加2.5%。研究证明,在土壤开始解冻后的一段时间内,土壤水分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以毛管水状态向地表运行。此时,气温急剧上升,风多风大,空气干燥,蒸发量很大。据县气象站多年资料,3月 中旬比3月上旬气温提高2.7℃, 风速加大0.8米/秒,相对湿度降低 10%,蒸发量加大17.8毫米,而此期的降水量只有1.4毫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积蓄在土壤中的降水,只需20多天就会被耗光。

“此时耙地起啥作用? ”志农认真地问。

“顶凌耙地的作用主要是使土壤水分在解冻期的蒸发损失减少到最低程皮。这是因为经过耙和耱盖的土壤,上虚下实,能容纳较多的返浆水,水分不致于洋溢地面,减少蒸发损失;还有能使地表导热能力减弱,从而减缓了由上向下的解冻速度,但不影响由下向上的解冻速度。这样不仅减弱了返浆现象,而且增加了土壤下层的畜水量;再就是切断了土壤毛细管,堵住了土壤水分散发的通路。”老杨看了看志农听得很专心,就继续说:“如果顶凌耙地运用得适时而得法,就能够保住解冻时土壤水分的90—95%,完全可以满足一般作物的播种需水量。因此,多少年来在民间流传着‘顶凌耙地,保住元气,’‘开冻耙一耙,到老不觉旱’,‘多耙一遍地, 耙地能保墒 顶下一场雨’等农谚。”

志农是很爱钻研问题的一个小伙子,爸爸刚讲完,他紧接着就问“您刚才说顶凌耙地要适时而得法。怎地就是适时,怎地就是得法?”

老杨见儿子学的很认真就髙兴地说:“根据一般人的经验及我自己多少年的摸索,能够兼顾到早、细、多三个方面就算适时和得法了。”

“早’是啥意思?”志农问。

“春季耙地必须要早。一般在昼消夜冻、土壤开始解冻 5—7厘米深时就要及时进行。据我自已观测,当日平均气温 稳定在1一 3℃时,即可昼消夜冻,是顶凌耙地的适宜时期, 在我们当地是3月上旬一惊蛰前后。若拖至3月中旬以后进行,土壤水分就会大量损失。早春耙地不仅能保墒防旱,而且有提高地温促进越冬作物返青的作用。前几年我观测过,3月中旬耙麦,可使麦闬5厘米深处土壤温度提高0.9℃。”

“那么,’细’呢? ”志农进一步问。

“顶凌耙地一定要细。做到坷垃破碎,田块平整,上虛下实,形成一个很好的覆盖层。尤其对一些秋耕后未耙的田块, 更应早耙、细耙,否则跑墒就严重。”

‘“爸爸再说说’多’吧! ”

“俗话说:‘地耙三遍潮头大,天旱也不怕’。顶凌耙地以后到播种前,还要根据土壤墒情多耙地,旱情越重,越要多耙,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下层土壤水的上移蒸发。保蓄下层土壤水分,以供作物所需。下雨之后,也要及时耙地,使土壤保莕更多的雨水,不致很快蒸发。”

老杨稍停了停继续说:“但是在盐减地上为避免盐分上升至地表,需要保留地块内的坷垃。耙地次数也不宜多, 1 一2遍即可,要轻耙、粗耙。耙地应选在地上水充分下降、 土壤下层水尚未“泛”上来之前进行。这样土壤下层的盐分 就不会随水上移至土表。”

“顶凌粑地就只能用耙吗? ”志农思考了一阵子问。

“顶凌耙地使用的工具,要根据土质和墒情而定。一般说,沙壤土或是墒情较好、大坷垃较少的地块,使用钌齿耙较好;若土质粘重或坷垃又多又硬的地块,要用圆盘耙;若土壤墒情不好,坷垃又多,应先用镇压器进行镇压,然后再浅耙或耱。不论利用什么农具,深度均不宜超过7厘米,以免跑墒过多。耙的方向不应与秋耙方向一致,每次耙的方向最好不同。这样就容易坏晬土块和平整田面。耙麦地时,要 横粑,不要顺垄耙,以防过多伤苗。”

牲畜爬上了地埂,老杨吆喝回来后接着说:“在干土层出现后和播种前,要注意配合磙压。压实土壤既可防止水分通过大孔洞散发,又可使中下层土壤水分输送到耕层内。但压后要耙耱,否则跑墒更多。有人试验过,磙压並耙耱过的田块,干土层可减少2—3厘米,0 — 5厘米土层内的土壤水分可提高1一 3%。除湿盐碱地外,一般可以进行磙压,墒土不足的土地,磙压还有助于提墒出苗。”

老杨讲完后,志农再三说:“爸爸,你今后可要好好教我哩,把你的经验全教给我。”

“行,好好千吧,要从干中学。”说着,老杨就让志农吆喝着牲畜耙地了,边耙边进行指导。志农学的认真,老杨教的仔细,真是一对务农的好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