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冷害的指标 |
发布时间:2019-09-22 |
南方的冷害主要为害水稻,北方的冷害除为害水稻外,也为害玉米、高粱、棉花等作物。但就全国来说,冷害主要为害水稻,对它研究也多。下面讨论的冷害指标,主要是针对水稻而言的。 生产实践表明: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水稻从播种出 苗至灌浆成熟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内都可能遭受低温危害, 只是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危害的具体指标不全相同而已。 (1)播种出苗期种子萌动发芽决定于种子吸水速度和酶的活动能力,而温度条件高低却对这两者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东北地区水稻品种〈全部为粳稻型品种〉发芽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9—10℃。播种以后如果遇上日平均气温小于 9一 10℃的低温,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天时,即会遭受低温冷害,既易发生烂种烂芽,也易发生绵腐病害,影响苗全苗壮。 (2)营养生长期低温影响茎叶生长,导致植株矮小。 据研究:在水稻植株伸长期间,不论何时以17℃低温处理, 均能显著地抑制植株每天的生长速度,而且低温持续时间、 危害越重。在茎秆伸长最快的时期,若遇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7℃的低温影响,则生育期明显推迟。当稻田水温小于20℃时,节间伸长速度和伸长量便开始受到抑制。 (3)幼穗分化期 幼穗分化期对低温危害反映比较敏感,尤以小孢子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最盛,称为水稻低温冷害第-敏感期,大约出现在抽穗前8—11天。危害的温度指标:抗寒性强的品种为15—17℃;抗寒性弱的品 种为17—19℃。这个时期如遇低温危害,结实率显著降低, 即使抽穗开花期遇到优越的气象条件,也不能挽救或弥补这个时期的损失。 (4)抽穗开花期抽穗开花期对低温危害仅次于小孢子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称为水稻低温冷害第二敏感期。多数研究结果认为:最低气温小于15℃,就不能正常开花;授粉的临界温度为16—17℃,20℃以上方能完全正 常。但有些耐寒性极强的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下, 仍能开花授粉,只是小于12℃时,花粉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明显下降,小于10℃时,基本不发芽。 (5)灌浆成熟期灌浆成熟期间遇上日平均气温小于 16℃的低温,将阻碍生理代谢进行,导致秕粒增加;小于 15℃时将会严重受害。水稻从抽穗至成熟,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0℃的日数必须特续15天以上,才能保证正常成熟。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冷害,虽然主要危害水稻,但冷害类型较多,既有春季和春末夏初的冷害,又有秋季的冷害。其中春季冷害主要危害早稻播种育秧,引起烂秧死苗。死苗指标为最低气温小于10℃的阴雨天气转晴后,气温急剧回升,日较差达10℃以上。春末夏初冷害主要为害双季早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造成空壳而减产,具体指标为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0℃或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17℃持续3天以上。秋季冷害(亦称“寒露风”或“翘穗头”)主要为害双季晚稻花粉母细胞臧数分裂和抽穗开花,造成空壳减产。双季晚稻对低温的反映,虽以小孢子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为敏感;却以抽穂开花期受害机会最多。所以,讨论秋季冷害指标主要指抽穂开花期的低温危害。综合各地研究认为:粳稻品种齐穗期前后各2天的5天平均气温小于20℃,日最髙气温小于25℃时开始受害;籼稻和杂交稻品种齐穗期前后各2天的5天平均气温小于22℃,日最高气温小于26℃时开始受害,空壳率明显增髙。关于小孢子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低温危害指标,各地研究结论不一。有的认为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9℃,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15℃,持续2天以上,耐寒品种开始轻度受害,一般品种严重受害;有的认为遇1天日平均气温小于20℃或最低气温小于17℃,花粉发育过程便会 受阻,如果两项气象指标同时出现,则加重危害;也有的认为遇1天或1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20℃,24小时降温强度大于或等于6℃时,即开始受害。实际上,指标值是有一个輻度的,因地区、年际以及品种而有约1 — 2 ℃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