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生长条件对苹果果实商品和食用质量的影响 |
发布时间:2019-10-19 |
果实的品质问题研究得还不够,特别是关于天气气候对它的影响的报道还是很有限的。 在各种气象条件中,研究得最好的是太阳辐射和气温对果实形成和品质的影响,其次是大气 湿度的影响。然而,众所周知,成熟期间的潮湿天气却是一个起反作用的因素。例如,由于雨水,成熟的果实会开裂。 果实大小与其形成期的土壤湿度明显有关。成熟前,每 3— 4星期浇灌一次是很有益的、最适宜的条件是湿度为田间最小持水量的70--80%。由于土壤湿润状况不同,不仅果实大小,而且它的品质和结构(内室的形成)均要受到影响。 苹果果实商品质量的鉴定标准是:大小、着色、有无机 械损伤、病虫感染、味道、香味、商品合格率、是否适于运输等等。从上述这些标准中我们研究了果实的大小及其商品合格率的问题。 果实形成时期^从开花结束至开始成熟时期的条件对果实的商品质量有影响。根据国家品种试验站网的资料,已经查明,哈萨克斯坦南部秋冬季和冬季苹果品种的果实形成期是从4月底开始的,东南部山区为5月底;结束期为9月中旬。果实形成期的平均持续时间,例如品种,在上述研究区域内为3 — 4个月。由于天气条件的不同,在炎热的南部地区可能要少5 —13天,而在偏冷的山区要多5 — 9天。果实形成期的条件和持续时间同样与垂直地带性有关。 参照我们的鉴定,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和东南部品种果实形成时期内,由于栽培地带的不同,所累积的多年平均正积温为1800℃ (山区)到2067—2300℃ (山前地区、平原区),这一时期的平均气温可从16.5℃变化到23 .3℃。 果实形成时期不仅在温度大 于20—25℃的日数上不同,而且该时期的正积温也有明显的差别。 、 这种差别客观上使得果实形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变得混乱,从4月至5月底开始到7月底至9月中旬结束,持续日数可差达30天。 营养物质进入根系,然后再进入树木的地上部分和果实, 这些都与土壤温度有关。在水分适宜情况下,根分布区的土壤温度高于25℃要抑制根系的活动,并阻碍营养物质进入树木。 据我们观测,在果实形成时期,南部平原区的根系活动条件较差。如果山区此时40 — 50厘米深的土壤平均温度为 12—20℃,山前地区为14一22℃,那么南部平原地区,其温度为16—26℃,而20厘米深的温度为25—28℃。 决定苹果果实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空气湿度。东南部的山区和山前地区果实形成时期的湿度〃要比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山前地区和平原地区约大50%。在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程中也能看到这种明显的差别。南部平原地区(乌奇阿克蒂)6月和7月空气湿度几乎全天不超过30%,中午其值可降低到15—20%;而东南部山区(伊塞克),却不低于 40—45%。 气象条件对产量形成过程的作用,其结果是产品有各种不同的质量。归纳国家品种试验站网的这些材料,可以表明,特别是一级果实的大小和数量与苹果的栽培地带有关。 无论是多年平均,还是逐年的观测都表明山区和山前地区苹果的果实最大。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一级品率明显地与果实形成时期的热量保证率有关。在〉20℃的积温为1600℃或更多一些的地区,高质量的产品将大大下降(25— 30%)。此外,还查明,果实重量与最高气温大于30 — 35℃的日数相关很好。高温引起了叶子过热和叶绿体的活动迟缓。显然,在我们研究的区域里,这些过程出现在气温大于和等于30℃的时候,其结果是降低了果实的重量。 当气温为28—30℃的时候,可以看到苹果受抑制的现象 (叶子失去膨压、光合作用产物下降)。在气温>=30℃日数很多的地区,果实形成的条件是得不到满足的。 上述热量状况对果实形成及其商品质量的影响特点也可在其他秋冬季品种中观察到。 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平原地区和山前地区秋冬季和冬季品种苹果的过高的落果率(%),可以用过高的热量状況来进行解释。 研究气候对果实质量的影响,沙拉波夫得出了以下规律:“最适宜的(适中的)环境(空气、土壤)温度以及充分供应水分,可以促使植物体内无氮物质的产生和累积、贮备,特别是糖、淀粉、脂肪或油脂、 技术上很有价值的纤维素等等……生长期间环境高温、空气和土壤干燥会刺激生成和积累蛋白质,而不太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少有关果实的化学成分以及气象条件对其影响的资料。研究哈萨克斯坦果实化学成分问题的有德拉加弗采夫、占加利耶夫及浓拙、茨久、库纳耶娃、另洛博罗多等人。在多罗加淫夫斯卡娅的著作中也有这方面的资料。 已经查明,与北部地区的果实相比,南部地区的苹果含糖量大一些,有机酸少一些。山区由于有一定的温度和降水量,所以比起气候温和下的植物来,果实内含有更多的糖。 山区果实和浆果的特征是有较高的抗坏血酸、丹宁酸和花青素。 我们已经调查清楚,在最适宜的土壤湿润条件下, 苹果果实生物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地区热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当果实形成时期的正积温为2100—2300℃的时候,干物质、糖、果胶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当气温大于20℃,尤其是25℃时期的热量和持续日数有变化的时候,果实的食用品质指标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果实形成时期白天气温平均不超过22—25℃,而夜间温度为11 一 18℃的地区,苹果的食用品质比较好。白天气温低于20—22℃或者高于25℃,而夜间相应地低于11 — 12℃或 者高于19一20℃时,食用品质就要变差。 太阳辐射对果实的生化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山区和山前地区较高的辐射强度,特别是光谱特点可促使果实果皮里的着色物质(花青素)含量提高近1倍(与平原地区相比较)。这就是果实色泽明亮的原因所在。在8— 9月太阳 能量为217.4瓦特/米2,温暖的白天与凉爽的夜间相交替(白天22—23℃,夜间11 一 13℃),而空气相对湿度为44一58%的地区,果实的色泽既明亮又好看。这里,甚至连着色差的品种,也能着色。 各生长地区果实的大小不一,生化成分和色泽的不同决定了商品的质量和食用品质的改变。这对果实长期贮藏中的耐藏性和销售价格有影响。 在生长期>=10℃的积温等于2800— 3200℃的地区,其中 〉20℃的积温为900—1400℃,而6 — 8月的平均温度不超过 19一20℃,秋冬季和冬季品种苹果果实的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都很高(一级品率为70%)。当〉10℃的积温大于3200℃的时候,上述果实和一级品率明显下降,等外品百分率可增长 1倍和更多。 、 温度低于20℃和高于30℃,秋冬季品种果实的质量急剧下降。为此,不主张在夏天凉爽(没有日平均气温>=20℃的稳定时期)或炎热(有日平均气温>=25℃的稳定时期)的地区栽培这种苹果。 利用这些已经查明的天气条件影响苹果果实商品质量和 食用品质形成的规律,可以不需要开展长期的田间试验而进行园地的布局,以期获得有一定质量的果实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