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奇异天气的早期记录 |
发布时间:2020-02-21 |
奇异的天气现象,在古代最易引起人们的迷惑与恐惧。 在见诸文献的远古传说中,最早的一次奇异天气记录 与创造文字有关:“仓帝史皇氏名颉……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据传说,这个发明文字的 有四个眼睛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也有说是炎帝时的 人。“四目颉”这当然是神话,但仓颉这个人应该说是有的。创造文字不会是他一个人,他可能是个对整理文字最有贡献的专家。司马迁、斑固、傅玄等历史家都认为他 是黄帝的史官。这段怪天气发生在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文 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史有记载。那时发生了惊动人心 的怪天气现象,当然也会流传下来的。但写在《春秋.元命 苞》这样的书里就变了形,需要剥开它的神秘色彩才能看清是怎么回事。雨粟,那可能是风暴或龙卷风把粟卷到空中又 降下来。那龙呢,或许是龙卷风的漏斗云,或许是指虹。 要是这种狂风暴雨在傍晚结束,雨后风卷乌云东去,东边的云彩上出现了虹霓,这就是“龙” 了。无论是虹或是龙卷, 在夜幕降临时便不见了,这就是“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了。 “鬼为夜哭”可能是动物受暴风雨摧残而发出的凄厉嚎声, 在被怪雨弄得惊惶不安的人们听来,就成了“鬼哭”。以上,箅是对那段文字的一种不完善的理解吧! 其实,“天雨谷”这样的事并不稀奇,古书中有多次的 记录。王充认为:“夫谷之雨,犹覆云布之,亦从地起,因 与疾风俱飘,参于天,集于地。人见其从天落也,则谓之天 雨谷”。 东汉建武三十一年(公元五十五年),陈留郡〈今河南 省陈留县一带〉下了一场谷雨,王充记载这件事说:“陈留 雨谷,谷下蔽地。按视谷形,若茨而黑,有似于稗实也”。 看来,这种谷子象草籽那样小而黑,象稗子那样皮厚,是一 种未经人工选育的野生谷子。因此,王充推断:“此时或夷 狄之地,生出此谷……成熟垂委于地,遭疾风暴起,吹扬 与之俱飞,风衰谷集,坠于中国”。他这种推断是合理的。汉代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过的是游牧生活,是不种谷物的。在大片草原,可能有地方漫生着野谷之类。我国大部分地方处在西风带内,大风吹起蒙古高原的黄沙,甚至能散 落到江南地方。强烈的天气过程从西北向东南移动,是能够 把边地的谷物卷起来,吹到中原来的。 更令人骇怪的现象是下血雨。《竹书纪年》(公元前二 九五年以前的书)有一段记载:“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 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三苗数叛 数亡”。这事发生在大禹的时代,这些怪事出现在禹征 三苗之前。墨子也记载了这件事:“昔者,三苗大乱,天命 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 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搌”。试比较一下两段记 录。可以看出,基本事实是非常一致的。这说明古人在记录 怪异现象时,是比较慎重的。因为那对于古人来说,是天 意。天文和大气中的现象,与古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 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两条记录简直荒涎 极了。但这些东西对古人来说是生活的现实。每当发生风云 变幻,日食星变,便要引起极大的恐怖。明白了这一点,我 们就可以理解,这些记录,并不完全是凭空臆造,多少是有 些根据的。 “天雨血”是下了红色的雨。“夏有冰”是下了冰雹。 “地坼及泉”是土地裂开到了地下水位的深度。“日夜出, 昼曰不出”,“日妖宵出”,这些都是指日食。古人对于日食往往发生极大的恐慌,敲着铜盆瓦罐,到处奔走呼号,把昼夜都弄混了。人的异常举动,自然也就引起了 “犬哭乎市”;人有恐惧感,听犬吠声也觉得是“哭”。 “龙生于庙”,就是在庙的上空出现了虹、晕之类的大气光象。龙和虹纟兒,古代“占候家”是通用的。 总起来说,是出现了日蚀,下了血雨,冰雹,发生了山 啸或地裂,出现了虹晕之类大气光象。问题是:这场血雨的 “血”,到底是什么?这从那两条记录中找不出证据了。只能从几个方面来推测。如果说是动物的血液,那是不大可能 的,因为这个血源有限,更不会“雨血三朝”。能使雨水变为近似红色,比较可能的来源,一是花粉,二是红色的土壤 或岩石颜料,三是红色的湖水、河水。花粉能使雨水带上颜色,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但是,这次血雨是发生在夏季,这 时候开花的植物不如春季多了。如果长时间下近似红色的 雨,那么,多是由于红色土壤被卷到空中而形成的。但我们 分析这场血雨,也可能下的是“蚩尤血”。北宋沈括(公元一〇三 〇九五年)曾谈过蚩尤血的来历。古代解州盐池在版泉河下,盐湖中的水含有铁盐成份,带红色, 又有咸味,加上人们把版泉附会为阪泉,而阪泉(在河北省 涿县东南)是黄帝战蚩尤的地方,所以盐湖水就被叫做“蚩尤血” 了。血雨可能就是被龙卷风吸入空中的盐湖水,降落到了地上。庄稼吸收了盐水,就会得病祜萎,所以又出现了血雨、谷雨、花粉雨、古钱雨、鱼雨、蛙雨、咸雨等 等,总是跟大风和龙卷风有关。关于龙卷风的记载和描写, 古代文献中也不少。《庄子》关于鹏的故事说:“有鸟焉, 其名曰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这是讲神话故事。但是,“羊角” 一词古 代是指一种大风。这后两句实际上给我衍描绘了一幅龙卷风 的图象:垂天的乌云象鸟的翅膀那样翻动,它的“背”高耸 如泰山,漏斗状的云卷儿象羊角那样旋转而上。扶摇、 羊角,这可能是两三千年前人们给龙卷风这种大风起的名字。 唐朝皇甫枚的《三水小牍》,就记录了好几则奇异天 气,如“风卷曝纸如雪”等。他描绘了唐僖宗广明庚子(公 元八八〇年〉四月初一,发生在洛阳的一场龙卷风:“云物 暴起于西北隅,瞬息浓云四塞,大风坏屋拔木,雨且雹…… 鸟兽尽殪,被于山泽中。至午方霁,观行潦之内,虾蟹甚 众”。沈括也记录了熙宁十年(公元一〇七七年〉“恩 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 这一次“扶摇羊角”的结果,县城变为废墟,只好另迁新 址。龙卷风中那个插天的“羊角”一漏斗云,被迷信的人 说成是龙,它的威力甚大,能把人畜、车马都卷到天空去, 能把大树连根拔起,能把上百吨的重物挪动几里地远。 “海市蜃楼”即“蜃景”,这种大气光学现象,曾引起 古人极大的不解。道士们认为那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仙 境”。蜃景多发生在沙漠或海上,所以叫“海市”。两千年 前,人们就发现了这种现象。《汉书‘天文志》有“海旁蜃 气象楼台”的记载。但古人对这种现象始终不能正确解释, 有不少错误的传说。甚至象《本草》这样的书⑴,也说“蛟 蜃”象蛇,长有角,它吞了燕子之后呼出气来,就成为楼台 之状。这当然都是没有道理的。宋朝欧阳修说,他在髙唐县 驿舍中,夜间听见有鬼神从空中走过,车马人畜的声音都听 得分明。他说的如果是真话,那也许是一种“声蜃”吧丨沈 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录:“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 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 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他不能解释,采取了 存疑的态度。今天我们知道,蜃景是在大气密度分布出现了 很大差异的时候,不同密度的空气,对日光产生了折射和全 反射两种作用,结果使海岸、船中或沙漠里的人们,能看到 极其遥远的地方的景物。 沈括还记录了一次“落雷”,是一次球状闪电。雷火从 窗户出来,窜上房檐。屋里嵌银的漆器,银全部熔流,但 漆器却没有烧坏。宝刀熔化在刀鞘里。他不理解,为什么 金属都熔化了,而草木反而没有烧坏。九百多年前的人哪能知道,闪电具有几万安培的峰值电流,能使闪电通道里的温 度瞬时猛增到几万度。强电流通过金属导体,可以使之熔 化,而非金属则仅仅被灼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