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栽植密度不同,气象效应有什么差异? |
发布时间:2020-04-22 |
作物栽植密度不同,对农田辐射热量的收支、乱流交换和蒸发失热,都有很大影响,因而引起农田气象条件的明显差异。 根据不同密度水稻田的小气候研究,株间太阳辐射的透过情况是:如以株外总辐射为100,则株间任何髙度的辐射透过率,都是随密度增加而减低,上、下层透射率的差别,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如果从热量收支各分量来看,水稻田中以辐射方式所得的热量,主要消耗在农田蒸发上,其次是乱流热交换,最少的是土壤热交换。农田蒸发耗热,是随密度增加而增大;而乱流热交换和土壤热交换,则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在水稻田中,虽然大部分时间乱流热量是从空气向活动面输送的,但其日总量,却仍然是活动面失去热量。这一特点,和旱地截然不同。 不同密度农田的株间风速,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栽植密度的增加和株间风速的减小,一般不是线性关系。通常的规律是:在密度开始增加的阶段,往往风速降低比较多;当密度增达某一临界值时,再继续增大,风 速降低却不显著。当然,株间太阳辐射的减弱和密度增加的关系,也有类似之处,只是其临界密度的大小,常和上述的不 一样。因此,为了保证株间有利的乱流交换强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必须在上述两种临界密度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密度, 这就是合理密植的气象依据。 农田株间的温度,随栽植密度而变化。在昼闾或暖季,由于株间的光和辐射减弱,蒸发耗热增多,因而株间气温随密度 增大而降低;夜间或冷季,由于植株对地面放热弯阻拷作用, 所以密度大的株间气温高,有保温防冻作用。这种密度大的白昼温度较低、夜间温度较高的现象,形成了日平均气温和, 气温日较差,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自然,这种差别,一般在封 行前比较显著,尤其是晴天中午更为突出。封行后,茎叶郁闭,阳光不易透入,各密度间的温度差异不大。暖季有干热 时,在一定程度上,密植能降低温度和风速,提髙空气湿度,有―定的防旱降温效应。 |